专注是怎么被破坏的

时间:2022-09-08 05:50:44

其实,孩子的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的只是“保护”。

3关于专注力,大家有个共识,即一岁之内的孩子,注意力也就在5分钟左右,两岁的孩子注意力仅有10分钟。

但是据我亲身实践,这个数字说的仅仅是平均值。如果掌握方法,那么孩子单次注意力时长远远超过那个科学数值――毛豆六个月的时候,注意力可以集中20分钟;一岁多的时候,可以听我读半小时的书;两岁多玩玩具时,注意力可以集中在三四十分钟。

很多家长可能会质疑:“那为什么从育儿书籍及网站所学来的各种妙招,在孩子身上并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呢?这应该是孩子本身专注力不够的问题,根本无法改变了。”真的是这样吗? 破坏1:抓不准他的兴趣点

孩子玩玩具和游戏,如果是他乐意做的,就一定会专注。比如每个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绝对是专注得不行。

拿毛豆来说,他从小就是一个拼图控。从可来赛的大粒立体拼图启蒙,到uncle wood的基础分层拼图,再到goki眼花缭乱的四层拼图,他每次玩拼图,就大气不喘地坐在那里,玩上半小时,零食都顾不上吃,直到成功。

为什么拼图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效果这么好?因为拼图指向一个成功的终点,孩子为了拥有拼完的愉快体验,会心无旁骛地集中注意力很长时间。就像我们大人读悬疑小说,为了知道凶手是谁,可以一直读两三个小时把整本书看完。

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拼图,你要去敏感发现孩子喜欢什么。不要以为孩子搭积木不耐烦,就是孩子专注时间短,他可能拿上画笔就痴迷;也不要觉得孩子不读绘本就是注意力差,换一本符合孩子审美的,他可能缠着你讲一遍又一遍。 破坏2:大人的快节拍在干扰

有的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热衷于专注地指导孩子:孩子还在沉思这块积木应该放在哪里,妈妈就急不可待地指出了方向;孩子还在想这种颜色该怎么形容,妈妈就把答案脱口而出。

对于这种家长,我只想说四个字:少操点心。

当孩子在专注地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譬如画画、琢磨某一件器具时,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评判他,也不要去打断他的思考。不断地干预和催促,只会让他们失去摸索世界的机会。多点等待与信任吧,毕竟养育本身就是亲子共同的修行课。 破坏3:可选项越多时,越不能投入

瑜伽哲学中的“断舍离”,同样可以运用到管理孩子的玩具中。我们会尽量选择比较宽敞的环境中让毛豆自个玩玩具,等到他选定了眼下最集中注意力的一两项玩具时,我们就会把其他的都收走。

但千万不能有这样一个误区:玩具太简单,就不能得到锻炼。如图,毛豆在这些简简单单的散件中,能玩辨识颜色,这样可以提高认知能力;放进罐子里,这是对精细动作的锻炼;搭各种各样的造型,可以锻炼他的思维空间想象力。等我饭烧好时,一看他还在玩。

玩具一多,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就好像我们拿起手机想写一个日程安排,却莫名其妙刷起其他,半小时过去了才想起来,说好的日程安排呢?

专注力就像手里的沙,你握得越紧越在意,就会流失越多,这样愈是干扰了孩子的内在成长。其实,孩子的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的只是“保护”。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诀窍――“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上一篇:探析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的趋势 下一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