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角球进攻战术分析

时间:2022-09-08 05:43:33

中国女足角球进攻战术分析

摘要:中国女足角球进攻战术比较简单,战术配合不丰富;在进攻中往往避重就轻,选择防守压力小、空间大但进攻效果较差的远离球门区域;不善于利用接应跑位队员的掩护、扯动在对方的威胁区域创造空间。

关键词:女足;角球;进攻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3

1研究目的:中国女足人员结构趋于老化,青黄不接,中国女足明显显示出后备力量严重匮乏的现象,成绩开始出现滑坡。对于中国女足近年角球战术的分析,可以从最基础的战术细节体现出我国女足现实的战术水平不足和差距。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2010年女足亚洲杯,奥运会预选赛中国女足参加所有九场比赛,2011年女足世界杯八强对决的八场比赛。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中国足协相关十运会比赛相关内容及中国足协女子部女子足球发展的资料;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书籍、期刊及互联网搜索有关定位球、任意球、角球的技战术资料。

2.2.2调查法:通过调查征求多位专家教授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设计和统计内容更科学合理、全面,能够更加正确地反映本课题的内在规律。

2.2.3录象观察法: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对十运会女足的6场比赛和06年女足亚洲杯6场比赛进行了录象观察分析,从中统计出所得数据。

2.2.4逻辑分析法:对统计出的数据,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3结果与分析:

3.2角球进攻战术分析

3.2.1角球整体情况

在所录像的6场十运会比赛中,中国队共罚51次角球,射门15次,占总罚球数的29.41%,进1球,占总罚球数的3.92%。6场女足亚洲杯比赛中,世界杯八强共罚47次角球,射门13次,占总罚球数的27.66%,进2球,占总罚球数的4.26%。

3.2.2角球进攻战术组织配合形式

从表12统计数据来看,各支球队以长传配合角球这种组织形式占主导地位。对于接应跑位队员来说,长传配合角球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按照事先确定的战术要求进行配合,攻门的队员能依据既定的战术思想进行选位、扯动和攻门,不但有利于队友争顶,增加了攻击性,也使对方守门员和其他防守队员很难判断来球的轨迹和落点而造成失误。

战术角球的罚出一般佯装罚长角球而突然将角球罚出,一般作为奇招运用。其利用防守队员还在选位、盯人、防守、注意力不集中或按思维惯性将防守注意力集中于门前及的情况下迅速进行既定战术的配合,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3.2.3角球进攻战术传球轨迹

表13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队和世界杯八强的传球轨迹中绝大部分选择了弧线球,表明弧线球这种直接、简练、实用的战术配合形式深受各队的推崇和喜爱。因为相对于平直球,防守队员对弧线球轨迹的判断不够准确,加大了防守的难度。而对于进攻队员,则可以根据演练好的角球战术进行进攻,弧线球轨迹的变化反而成为进攻的犀利武器。

世界杯八强的高吊内弧线球明显多于中国队:高吊内弧线球更有利于进攻。首先,高吊内弧线球开出的角球向球门方向旋转,球的飞行路线很适合进攻队员正面面对球门攻门,进攻队员能够准确抢到落点,提高了射门的准确度和施射力量,增大了攻门角度的选择,且只要进攻队员触及到球往往就会改变球的飞行方向,这种突然改变方向的球经常会令防守队员和守门员促不急防,威胁很大。即使被解围,也容易形成再次角球。其次,高吊内弧线球相对于高吊外弧线球,球的飞行路线更接近于球门,但女子守门员速度与爆发力欠缺,不敢贸然出击,因此距离球门越近的攻们威胁就越大。

3.2.4角球进攻战术传球落点

表14中数据显示,前点和中间是两队选择的主要落点。其中,中国队和世界杯八强落点在前点的百分比依次是38.96%和32.43%。罚向前点的球,由于距离较短,对于准确度、弧度和力量都需要较精确,而女子运动员力量较差, 脚法欠佳,罚向前点的球往往威胁较小。

中国队与世界杯八强长传配合落点在中间的百分比依次是34.13%、44.62。中路集中了攻守双方大量的人员,将空间压缩到最小范围。但由于中路射门角度大,选择性大,所以只要将球传到位置,就意味着绝佳机会,对球门有强大的威胁。这样,中间落点也成为女足角球落点的最佳选择,关键是进攻方要具备较高的技战术素养,形成有威胁的进攻套路及应变能力。

3.2.5角球进攻战术跑位路线

从数据中看出中国队和世界杯八强的跑位路线中,对从后插上路线的选择占了绝大部分,原地接应的比例不是很高。

中国队选择从后插上的比例和世界杯八强的比例基本相当,表明中国队能够积极运用此种跑位路线。但从比赛录象中,我们也看出,相对比世界杯八强,中国队进攻队员进攻的分工不明确,纵深跑位容易出现扎堆现象,缺少必要的掩护;同时进攻队员的从后插入还不够坚决。原地接应因为站位较固定,容易被防守队员紧盯的缺点,效果不如从后插上,中国队和世界杯八强在此中跑位路线的选择上较少。

4建议:

4. 1 在角球的进攻战术中,不能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即选择防守方防守压力小但进攻威胁不大的区域。要不断丰富战术,多运用积极合理的跑位在防守方的危险区域积极创造空间。

4. 2角球进攻战术应当引起教练员的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和研究女足项目,了解女足运动员的特点,不可简单照搬男足的技、战术运用于女足。

4. 3角球的进攻战术水平提高最终还是要通过平时的训练来完成,战术训练中要确定既适合队伍特点和优势又能体现当代女足规律的战术。

5参考文献

[1]孙志.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3):43—45

[2]陈杰.法国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分析[J].体育与科学,1998,(6):23—25

[3]戴汉东,等.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任意球、角球进球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8,(11):42—45

[4]赵宗跃,张晓磊.第 17 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4):20—22

[5]陈冲,李斌. 泉州女子足球邀请赛四国角球进攻战术的对比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6):61—63

上一篇:让生命,因“多一点”而精彩 下一篇:高中阶段开设有氧舞蹈课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