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2-09-08 04:40:25

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措施

摘 要:初三年级的语文复习工作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老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积极思考切实有效的策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天的复习工作,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文探讨了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三 语文 复习教学 措施

语文是一门融知识性、生活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学科,学好它,需要很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授语文的时候,不仅仅是在讲授知识,同时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知识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将有很大帮助。[1]

一、 抓纲务本,立足课本

中考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课本就是基础知识的载体。课本是掌握方法的“起点”,形成能力的“原点”。对照课标,立足课本,以课本复习为主,以基本知识梳理为要务,结合渗透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完成对教材的复习。调动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所获得文化、知识的积累,调动学生已形成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内化的语文素养,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形成能力,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无论阅读与写作,首先要“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2]

二、 研究考题,加强针对性

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典型题型,加强复习针对性。准确把握语文中考的要求,及中考变化的趋势,通过研究要明确各题目的取材特点、设问方法、答题要求及各题型的解题方法、规律等;明确已经出现了哪些题型,有可能创新哪些题型,对今后的复习备考进行合理的预测;搞清楚解答这些题型的题目容易出现的误区,应注意的问题等;试题中出现哪些新变化,可以提供怎样的启发。通过中考试题的研究与训练,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总结规律方法,提高复习实效。同时要注意语文学科特点,注重文化内涵、时代气息,真正做到教学、复习的前瞻性。

三、重视知识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知识的丰富、分析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将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语文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在知识的积累方面,初三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文、古诗以及课本中的名言名句要准确默写。

2、 课本中文言文的注释要理解、掌握,练习中出现类似的文言文应该能够读懂,并知道其准确意思。[3]

3、每天要坚持看一两篇好文章,并仔细品味其中的名言名句。

四、围绕考试说明,制订详细的复习教学计划

近几年来,在每年中考前夕都要出版一本中考说明。中考说明是依据教学大纲而编写的,它规定了中考的内容及范围,无论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都离不开中考说明的范围,因此每个老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复习时首要的一条是要认真研究中考说明,掌握中考说明中有哪些知识点,避免走弯路。在掌握了中考说明之后,要制订出详细的复习教学计划。制订复习计划的好处:一是避免在教学中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因为每年的中考说明都有不同的变化,如果根据经验去复习往往会丢很多知识点;二是可以在复习知识方面合理地分配时间。在将课程讲完以后一直到中考要计算好复习时间,知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分配,避免在时间上前松后紧现象的出现。

五、 重视课堂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全面提高。教师要全身心上好每一节课。每上完一节课,应自问:这节课该掌握的知识是否掌握了?该培养的能力是否培养了?该养成的习惯是否养成了?该指导的学法是否指导了?该激发的情感是否激发了?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精讲。45分钟,如果没有重点,涉及的知识庞杂,面面俱到地去讲,学生往往是云里雾里,收获甚微。方法要灵活,有一定新意,关心学生的心理要求,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以总是呆板的复习方法,令学生失去耐心和兴趣,妨碍复习效率的提高。

六、重视试卷讲评,把握解题技巧

试卷讲评是语文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讲评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直接影响到下一次的考试成绩。老师讲评试卷,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是让学生明白“考我什么”的过程,是将学生被动地埋头做题变为主动地审视答题,更是让学生对考试时出现问题的归纳总结,原因分析。当然,老师要想把试卷分析透彻、讲解到位还需要一些技巧。例如,在分析现代文阅读题时,先要明确文体,是属于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然后再分析其特点;其次,带领学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次,带领学生分析和揣摩语境、语义。此外,答题时还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像“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然后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义。

七、多读优秀文章,分析、借鉴其写法

中考的命题作文题正朝着“生活化”发展,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培养阅读习惯,以积累素材。在复习阶段,老师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阅读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阅读文章应选择积极乐观、富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或者思想进步、哲理性强的散文。目的在于研究作者的构思,掌握其语言特色。[4]

2.多看报纸。学生要主动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为写作积累富有时代特色的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然初三学生的时间很紧张,但老师还应该带领学生每天“挤”出10~20 分钟时间来进行阅读训练。

总之,语文学科在复习中需要复习到的地方的确很多很杂,但只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既全面又分重点的循序渐近的进行复习,那么则必将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迪思. “温故”与“知新”――我在初三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3(06)

[2] 张海亮. 如何做好初三语文的教学复习[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

[3] 谢英. 提高初三语文复习课效率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4] 王俊. 浅谈初三语文系统化复习[J]. 新课程(教研). 2011(05)

上一篇:兴业转型之痛 下一篇:试论高中化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