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护理 步步为营

时间:2022-09-08 03:27:28

肚脐护理 步步为营

每个新生宝宝的小肚肚上,都会有一小段脐带“小尾巴”,是妈妈与宝宝曾经相连的肢体印记。父母可不能自作主张地处理,耐心等待它的自然脱落吧。在这期间,你要做的就是――细心呵护。

新生宝宝出生后的1~2分钟内脐带就被结扎,脐带残端在3~7天自行干瘪脱落,但宝宝体内的脐断端则需经过3~4周才能完全闭合。这段时间内,新生宝宝脐带的断端成为自然伤口,稍有疏忽,细菌可从创面侵入脐部,引起脐炎。因此,新手妈妈一定要时刻高度注意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肚脐护理 纠错大挑战

“每次用纱布之前洗一洗才更干净。”

× 宝宝出生后的最初2~3天,脐带未脱落之前,脐带残端还是一个创面,虽然可以不用特别对它进行包扎,但一定要保证脐部的干燥,千万不要弄湿、弄脏脐部包裹的消毒纱布,亦不可随便打开。如果宝宝尿湿纱布,也应及时更换,如果妈妈不放心的话,可以带宝宝到医院重新消毒包裹。

“紫药水(龙胆紫)有把干的功效,涂在肚脐上一定可以让宝宝的脐带早早干燥。”

× 脐带在未脱落前,宝宝每天洗澡后都要用碘酒、酒精消毒一次,但千万不要涂抹龙胆紫。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虽然龙胆紫有收敛的功效,但由于其穿透力弱,宝宝的脐带在涂上龙胆紫后,表面看上去也确实比较干燥,但有可能表皮痂皮底下却窝藏着脓肿,因此很容易导致宝宝患上化脓性脐炎而一时不易发现,贻误治疗。

“95%的酒精要比75%的酒精纯度高,因此杀菌的效果会更好。”

× 在医院婴儿室时,护理人员会每日定时用酒精来消毒干燥脐部,出院时会送给妈妈脐带护理包,里面有75%和95%酒精、消毒过的棉花棒。很多妈妈都会认为,有了95%的酒精干嘛还要75%的,杀菌的效果肯定是纯度越高的越好。但其实不然,95%的酒精主要是起到干燥的作用,并没有消毒功效,主要是用于脐部的脱水。75%的酒精,才是真正作为消毒之用,用于宝宝脐部脱水后的消毒。因此,妈妈在为宝宝脐部做清洁护理时,一定要正确搭配使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这样才能帮助宝宝的脐部顺利长好。

“脐带脱落后,宝宝肚脐处的突出物不要紧,听说用硬币或绷带就可以压回去。”

× 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这就是脐疝,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疾病。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可自然闭合。如果宝宝出现这种状况,并伴有其他症状或肿块较大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千万不要擅自用勒紧、重压的方式,因为宝宝的腹部呈圆形,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硬币则会因为携带细菌而容易诱发感染。

Tips:

宝宝脐带干瘪脱落后,如果脐孔仍有分泌物,妈妈仍应每日继续用75%酒精处理,千万不要因为心急而使用爽身粉等东西涂在脐部,否则容易引发脐炎,甚至继发败血症。

肚脐护理 专家指导

正确消毒法

新生宝宝出生以后,随着脐带的剪断和脐带残端的脱落,就产生一个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的创面,很多新生婴儿因为脐部护理不当而导致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通常在出生后(或出院后),父母要用消毒棉签蘸上消毒用的碘酊(或碘氟)涂在宝宝的脐带残端或脐根部创面上,每天涂3~4次。如果使用2%的碘酊,涂后一定要用75%消毒酒精将浓碘酊再擦掉,否则容易造成脐周围正常皮肤烧伤。但如果单用酒精消毒则效果不好。如果宝宝的脐部已经结痂,则应该用碘酒棉签彻底消毒,必要时可以用手捏住脐部两侧,轻轻挤压结痂部位,或用手指将脐部结痂撑开,以检查是否有痂下积脓。一旦发现痂下积脓,则应使用2%碘酊和75%酒精反复多次消毒。

正确纸尿裤粘法

纸尿裤是水平粘贴,还是垂直粘贴,很少会引起妈妈的重视,其实不同的做法与宝宝的脐部愈合有很大的关系。

水平法将纸尿裤的两个粘贴从后向前粘在纸尿裤上沿的两侧,纸尿裤的顶端覆盖在脐部的上面,脐部的一半被纸尿裤覆盖。当宝宝大小便时,很可能会通过纸尿裤直接渗入脐中,使脐部发生感染。

垂直法是将后面的两个粘贴部垂直粘贴于纸尿裤的上端,固定纸尿裤且将纸尿裤置于脐部的下方,这样既可避免大小便渗入污染脐部,又保持脐部干燥,使之快速结痂脱落愈合。所以新生宝宝最好还是采取这种方法。

上一篇:我想养只小动物,好不好? 下一篇:婴幼儿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