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车内十大“空气杀手”

时间:2022-09-08 03:26:34

警惕车内十大“空气杀手”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没有大谈汽车制造,却抛出了一个令汽车界轰动的提案:《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李书福在提案中指出,在国外,车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公认的威胁人体健康的严重环境污染现象。

去年,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进行了一次调研。该机构在检测过程中选取了50款市场上常见的车型,行驶里程从1万公里到27万公里不等,针对其车内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检测,最终了《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报告结果表明,车内空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车内空气中所含的TVOC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比较平均超标30%;菌落总数与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级参照对比平均超标77.65%。今年年初,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进行了两轮新车车内污染物检测活动,两轮检测数据都显示,近七成车辆内空气质量不达标。

有医学专家认为,车内空气毒素超标已成为一个潜在的隐性杀手,其危害甚至大大超过PM2.5。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车内环境污染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那么车内空气污染有哪些“杀手”呢?车主们又能采取哪些防治之策呢?

制造环节是重要污染源

新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与汽车生产工艺和材料密切相关,个别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有污染的胶粘剂、阻尼片等有污染的材料,成为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杀手一:劣质材料

由于我国没有一套控制标准,不仅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无章可循,一些国外品牌汽车在中国投放的产品也因此投机取巧,采用与在欧美投放的产品标准不一致的劣质材料。

第一,一些配件如隔音垫、密封件、橡胶件、塑料件、座椅等的不环保化学配方设计。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只有14~28公斤/辆,而同期发达国家为100~130公斤/辆,此后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为满足降低车重的要求,汽车塑料用量不断增加,目前塑料用量已接近80公斤/辆之多;第二:内饰,如车内地板、门内护板、车顶篷衬、织物、保温材料等。第三:生产中使用的油漆、稀释剂、添加剂和黏合用的胶水等等。尤其是胶水,由于大量采用塑料件每辆车的用量少则5公斤,多的则达27公斤;这些材料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挥发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还是车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

小贴士:

甲醛超标的危害

资料显示,甲醛超标会令人感到头晕、乏力、喉咙不适。长期处于苯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引发白血病。甲苯及二甲苯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吸入较高浓度甲苯及二甲苯蒸气后会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症者有躁动、抽搐或昏迷的现象,并伴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眼结膜和咽部充血。直接吸入甲苯及二甲苯液体后可出现肺炎、肺水肿、肺出血及麻醉症状。甲苯或二甲苯超标会导致障碍性贫血、生殖功能受影响,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

教你一招:

面对这种先天不足,消费者首先要选择那些环保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厂商,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对于许多塑料件都采用模压一次成型,减少了胶水的使用;采用的油漆也属于环保水性漆,防止了二次污染;第二是在提车时,要注意一下出厂日期,如果是一下线就销售的,味道肯定会大一点;一般“新车味”在3~6个月都会消失,如果是已经超过6个月的库存车还有很大味道的话,那就要当心了。

杀手二:汽车密封不佳

如果汽车的密封不严,外界环境的污染物尤其是在路上时其他汽车排出的污染物,将进入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教你一招:

选择车身密封性较好的车辆,可以有效地减少自身或者其他车辆的尾气进入车内造成污染。同时选择带有天窗的车型,可以避开尾气和灰尘的侵袭而换气。

杀手三: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

通过排气管、曲轴箱、燃油蒸发等途径排放的污染物,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微生物、苯、烯烃、芳香烃等。

教你一招:

要定期对汽车进行全面检修,以防止由于汽车漏气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空调车应注意检查排气系统是否有漏气处,及时排除隐患。此外,尽量在车身温度较低的时候灌油,以减少挥发,并不要超量灌油,灌后拧紧油箱盖,避免油的泄露。

使用不当会加剧污染

除了制造上的问题,一些不当的使用习惯,也会加剧汽车的室内污染程度,如在车内吸烟,是最明显的造成污染的原因,而下面的这些杀手就不那么容易“辨认”了,说不定你还以为它们是你改善车内空气的“良伴”呢

杀手四:汽车空调

一项调查显示,一般一辆使用不到一年的新车,其空调出风口的菌落总数就已经超出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在正常工况下,一个原厂的空调滤芯使用寿命是三万公里或一年,然而现在由于城市路况不佳,环境污染加剧,空调滤芯往往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此外,空调蒸发器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也会附着大量污垢,产生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使车内缺氧。

另外,在冬天开空调的时候,如果长时间使用车内循环模式,也会导致空气质量不佳,而在上下班高峰,如果开车内外交流模式的话,也自然会把别人的碳排放给吸到自己的车内了。

教你一招:

如果有的车一开空调送风,就会传来一股难闻的潮腐气味,这样的空调十有八九会滋生细菌,就应该开始取出滤清器,用高压气吹净(如果已经堵塞就要更换新的),在日光下晒上几个小时后即可达到除菌去异味的目的。而如果风道内留有细菌的话,可以使用空调风道清洗剂。清洗的方法是:将车停在空气环境良好的地点后打开外循环开关,将空调开至自然换气挡,然后将清洗剂对准送风口均匀喷入风道,过几分钟后开窗开空调彻底通风。如果你的爱车已经有两三年没洗过风道,最好还是到专业的汽车养护中心做一次彻底的杀菌。

杀手五:汽车香水和精洁剂

许多车主喜欢在车内放一瓶汽车香水,殊不知它非但不能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反而却有可能成为“杀手”。因为大多数香水并非天然提取物,化学合成的香水在高温下,本身就成了污染源;而一些柠檬或苹果等水果味的散香剂多属酸性,散发出来的酸性微粒会附着在空调风道内,从而发霉变质最后引致异味产生。而有些车主则喜欢用一些清洁剂来清洁车内,如果选择的不是环保产品,残留物也同样会挥发,影响车内空气质量。

教你一招:

喜欢水果味儿的车主不妨到超市买些新鲜的水果放在车内,如菠萝、柠檬、柚子皮等,这些水果不仅味道清新不污染风道,而且还能有效去除车内的怪味。如果要改善车内空气,可以用活性炭吸附过滤、车载氧吧;如果要清洁车内环境和杀菌的话,可以用臭氧消毒、汽车桑拿和光触媒消毒。不过臭氧对人体呼吸道黏膜有刺激,而且还会造成车内橡胶老化、变色、弹性降低,使织物漂白褪色、金属锈蚀等。

杀手六:车内杂物

许多人会把一些衣服、鞋子和抹布放在车上,以防天气变冷时随时更换和清洁车内污渍,但是这些其实都是车内细菌的滋生源。据疾控专家介绍,车内外的温差会产生潮雾,毛衣、球鞋、脏抹布等物品在潮湿环境下极易产生霉菌,尤其是车辆长时间封闭后,味道更会变得很怪,因此应避免将此类物品长时间放置车内。专家还提醒说,不少爱美的女穿高跟鞋,在开车前换上备好的平底鞋,尽管女性不容易出脚汗,但长时间将鞋子放在车内,还是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温床。即使放在后备厢,也同样会产生细菌,而且当你在超市大采购后,如果把食品放在后备厢的话,也被会“传染”。

教你一招:

尽量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车内,可放在后备厢,如果经常在车内装载食物,可以买一个密封箱或是整理箱,把食物放置在箱子里,就可尽量避免车内细菌带来的污染。当然密封箱和整理箱也要选择质量好的产品,否则塑料制品也会产生污染。

杀手七:长时间关窗

许多车主在拿到新车时大多注意开窗通风,但是时间一长“新车味”一散掉就懒得开窗了,尤其是冬天,大多数车主一直都会把窗户关着,在夏天时,也喜欢关着窗户在车内孵空调,在这个密封的环境里,空气质量自然也不会好。

教你一招:

即使是“新车味”已经没了,也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冬天开车过程中应经常开窗,将两边的车窗降下几厘米即可,有天窗的车型更可将天窗打开一个缝隙,时间不必过长,1分钟后即可关闭,形成对流后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很好的空气循环。在夏天时,也不要在车内打盹,更不要在封闭车窗状况下长时间行车,以免车内空气污浊,影响自己的应急反应能力。

杀手八:高温暴晒

夏天爱车在阳光下曝晒,产生高温不仅可以把鸡蛋烤熟,也同样会促使车内有机挥发物的挥发,而于车内空间狭小,短时间内就可以导致污染物浓度超标,而且即使打开车门,也不容易短时间内发散。

教你一招:

夏天选择阴凉的地方停车;长时间曝晒后不要急于进入车内,先打开车门和车窗通风,待味道散发再进入;进入之后也不要马上关车窗开空调。

装饰过多污染更多

杀手九:携带宠物、绒毛玩具

有许多两门车、四座小跑车的后座设计得很小,据说就是为了让宠物呆的,也让很多人养成了和宠物一起出行的习惯,但是宠物毛发、排泄物等也同样会造成车内环境的污染,不及时清理,宠物毛发会引发哮喘,排泄物会滋生异味和细菌。而许多车主也会把绒毛玩具、绒毛纸巾盒等放在车内,绒毛也会吸附灰尘并引发哮喘。

教你一招:

尽量不要把宠物带入车内,如果实在需要的话,可以将它装入专门的宠物篮。尽量不要采用绒毛质地的车内饰物。

杀手十:车内饰品

许多车主为了舒适,喜欢给汽车来也一个豪华装修,然而和房屋装修越豪华越容易造成污染一样,汽车装修得越多,污染也会越严重,因为各种套垫、座套、脚垫、地胶以及一些内饰用品都含有各种胶水;许多经销商也投其所好送各种装修的礼包,而有时这些所谓的装修礼包质量低劣,反而会把污染源引入车内。

教你一招:

车内能不装修就尽量不装修,同时各种小玩意能不放就不放,这也是减少车内污染的一个有效方法。可以要求经销商把大礼包折现或用保养券代替。

上一篇:回归保障需长期财务规划 下一篇:美国人赚多少钱才感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