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嫁给我吧……

时间:2022-09-08 03:02:42

柳树俯下身子,倾听微风飘来的话语

原来是这双宿,嘴唇对着湿漉漉的嘴唇

好心的柳树儿,仰头叮咛新月儿勿扰

不料多嘴的鹦鹉,却蓦然学舌

惊起了双宿,羞红了百合花

双宿说:“巧嘴的哥哥啊,求你守秘呵……”

――仓央嘉措

当初主编老陈一直以为“卓玛”不过是哪个高手为了骗读者取的笔名,结果当这个小麦色皮肤、眼睛明亮姑娘端坐在自己面前时,老陈大吃了一惊。很长时间,老陈一直有些怀疑那些行云流水、细腻婉转的文章到底是不是出自这个从小几乎不说汉语的藏族女孩儿之手。

杨柳负责摄影,平时一副吊儿郎当、贫嘴滑舌的杨柳工作状态着实让卓玛有些另眼相看。他背着硕大的相机包上蹿下跳来回折腾,整个人像是穿着衣服洗了个澡似的。

杨柳像一个巨型的“创可贴”似的粘在卓玛的身边,还有手机短信的狂轰滥炸: “卓玛,我真的爱上你了,怎么办?”

“我好想回到昆明那天晚上,我牵着你的手在祥云街……”

让卓玛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不久,她居然答应了他,甚至答应了他的求婚!

阿妈丹增的家里迎来了近几年来最隆重和最忙碌的日子。

阿妈丹增请来了全拉萨最好的粉刷匠人,把整个房子从外墙到院子,用最好的涂料粉刷一新。

纯木制的窗户被雕刻上了花花绿绿的吉祥八宝图案,阿妈丹增还专门请人制作了一套特殊的布艺窗帘,天冷时这层厚厚的窗户用来留住屋子里的温度,太阳最毒的时候,则可以保护屋子里的一切家具不被晒得掉了色。

三楼楼顶是个大的平台。拆去从前旧的铁护栏,换成金色包边镶嵌着六字真言的纯铜制护栏,每一根竖着的护栏上,都挂着祈福的“九眼绳”,横着的护栏被象征吉祥和平安的经幡装满。

藏族人的屋子里一般都会用木质的地板,从前日子不太宽裕时,为了节省开支,选的是复合的木地板,这一次阿妈丹增想都没想,直接嘱咐次仁阿哥要全部换成实木地板。

从前的家具虽然每一样都价格不菲,但毕竟年头久了,新家具才能配得上家里这多少年不遇的大事。于是,从新人卓玛的房间开始换家具,纯实木的藏式大床三面环绕着床身,每一面上都雕刻着红蓝黄三色的祥云图案,在祥云中间,线条精美细致的龙和凤相互交错,乍一看仿佛随时可以动起来一般。

阿妈家的院子是这幢房子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太阳好的时候,一家人在院子里支起一把大伞吃饭喝茶,央宗嫂子的两个孩子桑柱和格桑在院子里奔跑嬉戏,光滑的鹅卵石小路从大门一直蜿蜒到房门。阿妈丹增请来工人,用整齐的砖块将院子里的石榴树、枣树和柿子树的树根围起,再用灰色的空心砖做出一个漂亮的花坛,分门别类种上花草,就连家里的养了十多年的大狗贝贝也喜迁新居――一间用灰色砖块修葺一新的狗窝。

阿爸带着两个叔叔和次仁阿哥专门跑了一趟当雄,当雄有着全最健壮、肉质最好的牦牛,无论是按照藏族人的方式生吃还是晒干,还是按照汉式的方式煎炸烹炒,都美味无穷。阿爸在院子里挖一个深深的大坑,把粗壮的牛腿骨埋起来,不出十天,表皮上细细的牛毛随着湿气腐化松软,剩下的牛腿骨清理干净放进一口大锅里经过几天几夜的熬制,最后便成了鲜美爽滑的牛肉皮冻。

早在半个月前,次仁阿哥就托人提前预订了八头牦牛,尽管每一头的牦牛的价格都上万,但是对于阿妈丹增来说,价格不算什么,这是白拉姆节女儿卓玛婚礼上,最能拿得出手的大菜。

卓玛和杨柳的婚礼定在了藏族一个重要的节日――白拉姆节,也就是藏历的十月十五。

这一天,拉萨街头所有的女子都会云集在此,手持饮酒的器皿“冲魄”,斟满青稞酒,燃起桑烟,感恩女神在过去的一年里对她们的护佑,同时也祈祷在未来的日子里容貌如月,并恳求仙女持续惠泽夫婿及子女。

这一天,家里的男人会把提前准备好礼物赠予家里的女子,而女子们则可以不必顾忌太多,喝酒唱歌。这一天,贪杯的女子才最美丽和可爱……

这天一早,卓玛和杨柳早早地去了扎基寺,恭敬地叩拜过寺里的每一尊佛像之后,两个人携手来到了拉萨城关区民政局。端坐在一张宽大的桌前,卓玛和杨柳和其他许多对新人一样,满脸幸福地将自己的名字一笔一画地填进登记表,然后在半个小时的审核之后领到了两个红色的小本儿,封面是汉藏双语的一行小字:“婚姻登记证”,而里面的持证人一栏里写着两个名字:杨柳、达娃卓玛。

按照藏族人的习惯,婚礼的黄道吉日要由男方请当地寺庙里的活佛根据双方的生辰八字去计算,杨柳的家远在遥远的北京,请活佛就由阿妈丹增出面。

按照婚庆的旧俗,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要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而正式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精心装扮的母马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要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

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 !”

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近几年来人结婚的风俗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改变,流传数百年的风俗不再被新人们推崇,更多的新人们开始青睐婚纱和实实在在的物质。

闺密初一和月儿私自做主,要求杨柳和卓玛在婚礼的前三天就开始不再见面,理由是保持新鲜感。杨柳被洛桑“强行带走”的时候,卓玛突然发现,从认识杨柳那天开始,两个人几乎没有分开过,乍一走身边竟有些空落落的。初一和月儿看着卓玛失落的表情,实在没崩住笑出声来。

终于盼到了藏历十月十五,正式娶亲的这一天。一大清早,洛桑和潘谊和以杨柳家人的身份替杨柳去娶亲。穿上崭新的藏装,洛桑挺拔健壮,潘谊和斯文儒雅,两个人并排穿过胡同,走进阿妈丹增家时,整条街上来看热闹的左邻右舍们不停地有人小声议论,“娶亲的人竟然这么帅,估计新郎会更英俊……”

到了阿妈家门口时,按照藏族的风俗,要由洛桑和潘谊和布置和装扮大门,并且要在门口替新娘准备好垫子――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成“e”符号。新娘子的家人为了还礼,要提前准备好“切玛”捧在手上,并且准备好青稞酒在门口迎候。

按照风俗,卓玛在家里的佛龛前拜别祖先,再拜别父母、兄嫂。阿妈丹增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端正地站在自己面前行叩拜大礼时,忍不住老泪纵横。“我的孩子,从此嫁作他人妇,要知道孝顺夫家的父母,为夫家生儿添女……”

卓玛也忍不住掉下眼泪。她悄悄地伏在阿妈的耳边说了一句:“阿妈,草原上的女人,也可以争取自己的命!您看,我做到了……”

因为杨柳家远在北京,迎亲的队伍接上新娘之后暂时找一个酒店住下,但是该有的风俗却不能省,卓玛从车上下来之前,要先喝三口酥油茶,脚要踩在撒有青稞和茶叶的地上。

月儿和初一既是新娘也是新郎的家人,每人提着一桶牛奶站在酒店的门口欢迎新娘。

卓玛穿着大红色的藏装、手工缝制的大红布鞋缓缓从车上下来时,精致的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接过初一递上的牛奶,卓玛用左手中指浸上奶水,向天弹洒几点,感谢神灵。

新郎给新娘献上哈达,迎新娘进门。

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央宗嫂子说,杨柳是她见过的最特别的新郎,别人家的新郎都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着迎接新娘子,只有他心急火燎地从迎亲队伍出发就一直跑前跑后地拿着在巨大的相机拍个没完,尤其是到了新娘子的车队出来,他冲在人群的最前面,举着相机认真地捕捉着新娘子的每一个镜头,央宗嫂子在一边看着着急,忍不住过去悄悄提醒:“杨柳,别拍了,赶紧去迎新娘啊!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拍照片?”

“嫂子,我想用相机记录下卓玛嫁给我的整个过程,一个瞬间都不能放过……”杨柳嘴上和嫂子说话,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卓玛。

按照藏族人的传统,新人结婚光热闹一天是远远不够的。国吉阿爸和阿妈丹增是典型的康巴人,热情好客的他们摆了六天的流水席,食材由自己家里准备,厨师却要一定从外面请,阿妈丹增“挥金如土”的气势着实吓坏了月儿和初一。

卓玛告诉大家,近几年来拉萨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做生意的家庭,一年下来收入过百万的绝不在少数。

婚礼的六天无比热闹。客人们打麻将、打骰子喝啤酒……从上午十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夜里十一二点差不多才结束。新人要在家人的引导下给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们敬酒、献哈达。

昨天还编着满头小藏辫的女孩儿卓玛,转眼成了别人的妻子。

上一篇:产妇住得高会难产? 下一篇:读《大自然探索》探索自然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