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为而有为

时间:2022-09-08 02:51:48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活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题记

案例现象:

班上有一位名叫金某某的男生,是一名典型的“双差生”。每天我来到学校,接受到最多的信息就是:“你们班的金某某又没有完成作业”、“金某某上课又在睡觉了”、“金某某今天和老师顶嘴了”……

由于小金同学在学习上经常与各门功课的老师产生摩擦,所以也就不断的有老师将小金同学的家长请来聊天。由此,不但没有让他稍有改善,反而引发了更严重的后果。他和老师之间出现了很强烈的敌对情绪,明明可以回答的问题也不愿开口。平时沉默寡言,课上无声无息,基本处于被老师放弃的阶段。

案例分析:

对于学生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上,一定会导致不完善的结论。因此,我私下对小金同学做了细致的观察,发现了一些隐藏的东西。如:

1.虽然小金同学不喜欢说话,但还是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重视,当有老师对他提出表扬或关怀时,他眼神的闪烁还是显示出自己的动容;

2.小金由于自我的约束能力差,因此导致长时间的行为习惯不良。有心进步但是始终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是其自我放任的主要原因;

3.由于家长和老师的过多干涉,小金同学对自我的要求和理解也就变为了迫于老师和家长压力的的被迫行为,所以对于任何事情基本都没有热情参与,对教育、对学校有较高的逆反情绪。

采取措施:

这位同学的现象,存在于很多学校、很多班级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几个简单的方式。

1.自然交流 放松心情

办公室交流,属于非常正式的谈话,很多学生一听到要进办公室,马上就会建立起自己的“防卫意识”,尤其是经常性被老师教育的学生,这种意识尤为强烈。于是,我会很随意的在去饭厅的路上与他“偶遇”,或者在放学途中与其同行。在同行的过程中,以比较随意的态度聊一聊他的生活、学习、愿望、爱好等内容。这样的谈话方式,很快获得了小金同学的认同,也和我有了进一步的感情交流。

课堂上,金某某又走神了。是叫他站起来,还是大骂一顿呢?毫无疑问,两种方式对于他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已经站习惯、骂皮实了)。于是,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站在他旁边讲课5分钟。我发现,他坐好了,也开始记笔记,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降低任务 提高自信

不要给孩子扣帽子,怕就怕在“我就是差生”在孩子心里生根。

对于小金,我们可以认为他的成绩不达标,但绝不能认为他是一个差生。最简单的事情,作业没有完成,那就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先问问他究竟能做哪道题?从解决一道题出发,逐步增加。

我和他商量,哪几门功课的作业是他自己可以做的,哪几门是需要老师降低标准作出整改的。自己提出的意见老师接纳并给予相关的支持,看出来,他还是很高兴的。而在后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任务更加简单、明确,他完成的质量也在逐渐提高,自己也收获了一定的成就感,提高信心。

3.自主管理 共同进步

我们经常给孩子设定这样或那样的规范,而学生则必须要跟着我们的规范去执行,久而久之,着规范就成了孩子们心里的一根刺,时时的想要有打破规范的想法,亦或是明里执行,暗中偷步。

于是,我和小金一起协商,根据他自己对自我的要求和学校的规章,制定了简单的规范。自己制定的规范,增大了可执行性和亲和性,他也愿意尝试去做。而在根据自己的规范不断努力的过程中,金某某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案例反思:

其实在当下,很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管得少,恰是因为管得太多了。

有位家长对不安分的儿子说,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你爷爷奶奶忙,谁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觉吗。我和你妈妈对你多关心,每天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学习,你却一点不懂得努力,你怎么就那么不自觉呢?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正是因为你小时候没人管,才学会了自觉;你儿子不自觉,恰是因为他太“有人管”了。该他自己想的,父母和老师都替他想到了;该他自己感受的,父母和老师都去给他提醒了,他干吗还要自己去留这个神呢,他哪里有机会学习自我管理呢?

“无为而治”是道家最基本的价值主张,老子认为,圣人追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的境界。尽管他无为,但民心自然归化;他好静,民风自然匡正;他无事,但民间自然富有;他无欲,但民性自然纯朴。

我们应该知道,儿童不是一块石头,成人刻刀所到之处留下的,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单方面的想法。作为雕刻者的老师如果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有弹性的石头,刻什么样长什么样,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或一堆碎料。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真的无为,而是在教育中以学生的发展和天性的理念为前提,给与孩子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空间。

“无为而治”是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浑然天成的向心力、各在其位的秩序感、井然有序的分工协作意识,使教育工作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无为而治:班级教育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教学与管理》;

2.杨卫国:《德育工作的精髓是“无为而治”――中美学校德育的差异与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上一篇:浅谈标准分差额评价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消除高中数学学困生心理障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