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才施教、因人施教课堂才能高效

时间:2022-09-08 12:50:33

因才施教、因人施教课堂才能高效

几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强力推行,对于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构建高效课堂对于纠正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有着重要意义。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人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和实践矫枉过正,甚至是走向了极端。为此,我们有必要澄清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实践当中的一些偏失做法,即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一、正确认识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学习,共同探究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课堂讨论却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怎样把握好课堂讨论,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课堂讨论要源于教学需要。不能为讨论而讨论,把讨论作为一种课堂点缀。教师能否把握好讨论契机,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一般来讲,在学生有不同见解、出现典型错误、提出问题之时,都是教师组织课堂讨论的时机。

其次,课堂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但很多讨论是教师一出示问题,学生马上就投入讨论。学生没有思考、体会和感悟,在讨论时他们又能说些什么呢?因而这种讨论,最后往往要么冷场,要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学生只有对问题先有自己的想法,讨论时才能产生心灵的碰撞、思维的交织和创新思辨的火花。

教学方法就是培养人才的方法。不同性质的人才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塑造。过去,我们着重培养重复性思维的人才,把学生作为储藏知识的容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就是用告诉的方法传授知识,这是因为单纯就传授知识而言。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因人而法、分层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二、优、中、差生分组,激励竞争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主要根据成绩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三个组。优等生分一组,中等生分一组,差生分一组,排位置时首先让差生组坐中间,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情况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优等生组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中等生组中的有些学生,就把优生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中等生组,而将中等生组中成绩进步大的学生调到优生组。同样,差生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中等生组,中等生组学生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差生组。分组后有利于组织教学,有利于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从教应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时,只要差生组学生能初步看懂线段图,能根据线段图正确列式;而优生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初步学会画简单的线段图。安排教学时间,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思维始终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这里重点是因人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3.作业与评价。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后进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就可以全面落实大纲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从实践看,因人而法、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得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课堂才能真正高效。

上一篇:跳绳活动在幼儿园体育锻炼中的运用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播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