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08 12:01:41

探讨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与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积极探索教学有效性策略可为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与帮助。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探讨了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提升教学有效。

关键词:目标导向;信息技术;有效策略

当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不受重视,学校安排课时少、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学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面对当前新课改及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要求,要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改革,以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下面简要探讨一下以目标为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顺应新课标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对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多数教学探索仍旧专注于课程标准理论层面的细化,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及实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课堂的进一步实践与探索。目前,国内多省市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索主要有三种方向,分别是基于教材的课程实施、基于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标准的课程实施。基于教材的课程实施主要集中在非专业待业老师及年轻教师当中,这类教师在缺乏深厚专业知识储备、无法更好把握《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状态下倾向于依靠教材展开教学;基于经验的课程实施主要集中在有一定信息技术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中,这类教师受个人工作状态、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影响,在教学上无法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与教法创新,从而多数只能依靠个人经验与喜好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脱离课程目标的同时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课标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展开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几年内刚刚起步的教学模式,其在提升课堂效率、提升课堂生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有出众表现,可以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

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核心是基于标准的学习目标设置,因此,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进行详细分解,不仅有利于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与有效性,也有利于及时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反思教学不足,在打造全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方面有积极意义。

二、以目标为导向的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以课程标准为目标,在参照学生现有情况、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及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单元或课时进行细化分解,进而指导教学设计,指导评价设计,指导有效教学活动的学习结果描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要利用目标导向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服务教学。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细化,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迅速融入教学情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服务,情境创设方式包括游戏、故事、问题、生活常识等,有助于锻炼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中围绕细化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引导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合作,使其始终围绕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目标保持着探索求知状态,在最近发展区理念指导下培养并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授课过程中要积极联合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法增强教学优势,围绕细化后的课堂标准目标内容有针对性地完成新旧知识衔接与操作练习,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积极利用启发式教法发挥教师引导者角色价值,在把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与心理需求的情况下,提升问题设置启发性与预见性,以调动学生参与兴致,并为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围绕目标导向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个人能力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是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学中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任务,以便提升教学有效性及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傅洪舸.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8).

[2]戴志国.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1).

[3]陈晓风.中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28).

上一篇:如何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 下一篇:信任,让思绪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