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兴趣的激发途径与手段

时间:2022-09-07 11:44:23

幼儿音乐兴趣的激发途径与手段

摘 要:音乐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还能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而兴趣的培养是幼儿音乐学习的关键,本文就对幼儿音乐兴趣的激发途径与手段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幼儿 音乐兴趣 激发

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智能,对孩子将来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应该重视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1]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若想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幼儿的音乐学习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和美好的艺术氛围。首先,家长和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些有利于音乐学习的外部条件,可以在家里或学校放置一些乐器,例如:钢琴、各类打击乐器、小乐器等,也可以配备一个小音箱,还可以在装修上做文章,例如在墙上贴一些和音乐有关的壁纸、剪贴画,在设置台阶时可以按照钢琴的黑白键来设计,这些都可以时刻将孩子置身于音乐的殿堂中;然后,针对幼儿一天中的不同时段,科学的进行音乐选择,比如说当孩子早上进入课堂时,可以放一些欢快的歌曲,如《Sleeping Beauty》,让孩子新的一天有个美好的开始;当孩子吃午饭时,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如《柳树姑娘》,让学生安安静静的吃饭;当孩子午睡时,可以放一些恬淡的音乐,如《摇篮曲》,让孩子能快速的进入梦乡。这样在孩子的一天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音乐的伴随,在这种环境中,能让孩子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最后,可以利用其他活动,间接的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例如,在孩子吃完饭后,可以用筷子敲击碗,让学生去聆听音乐的不同音高,感受音乐的美妙。也可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排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对音乐的节奏进行良好的掌握。[2]

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以面向全体幼儿的理念为主,懂得尊重的幼儿个体差异。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的音乐体验进行引导,鼓励孩子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还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为幼儿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为幼儿的音乐才能提供发展空间的的同时,还要着重关注幼儿在音乐教学中的全体参与性,注重幼儿不同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幼儿的音乐能力能够得到较高层次的提高,例如: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此类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音乐对他们而言是比较陌生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而且还要根据每一个幼儿对音乐的掌握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孩子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分享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快乐。另外,教师对儿童有着重要的示范性作用,一言一行都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如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过于严厉,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无法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和蔼可亲,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亲密的交流与互动,会使学生的心情能够得到放松,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3]

三、用故事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音乐艺术创造的基础核心。若想创作出一首好的儿歌,首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具有活泼、动听的语言,然后要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融入到歌曲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听觉上吸引幼儿。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失去了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幼儿的音乐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使音乐的魅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教师要注重讲故事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借以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可以将其运用在导语上,将音乐教材改编成一个个故事来进行新课的导入,同时也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儿歌《蓝精灵》时,教师可以一边播放《蓝精灵》的背景音乐,一边给孩子们讲《蓝精灵》的故事:在森林的深处,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快乐的小精灵,浑身蓝色,叫做蓝精灵。蓝精灵住在自己村里的蘑菇屋里,精灵爸爸、精灵妹妹、苯苯、乐乐等使得精灵村每天都欢声笑语。可是,在森林深处的城堡里住着一个邪恶的巫师格格巫,他整天策划着怎么找到精灵村,活捉蓝精灵们,蓝精灵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蓝精灵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格格巫展开了斗争。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解不仅能增强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让幼儿懂得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4]

四、借助游戏活动激起音乐兴趣

教学中运用边唱边游戏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幼儿园的孩子,天生好玩、爱动,这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而且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也丰富,喜欢运用动做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把游戏、舞蹈合理的引入到音乐教学中,为抽象的音乐知识注入生命力,使其变得鲜活起来,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看、想和运动、唱歌、表演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也让孩子在娱乐中轻轻松松的获得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质量。[4]

例如:在学习儿歌《健康歌》时,教师可以一边播放儿歌,一边带领学生做运动,扭扭脖子、扭扭屁股、抖抖手、抖抖脚、然后深呼吸,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一举多得,可以创造生动活跃的气氛,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还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再如:在学习儿歌《丢手绢》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围坐成一圈,然后用录音机播放歌曲,让学生伴着音乐进游戏,在学生对音乐熟悉后,可以试着关闭录音机,然后一边让学生拍手、共同唱这首歌,一边让游戏继续,

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音乐中,并在音乐中收获喜悦,进而实现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

结语:

总之,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注重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感受美、体现美,才能使幼儿在音乐的殿堂中自由翱翔,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麒宇.论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策略[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169-170.

[2]徐芬.激荡心灵享受音乐――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J].成功(教育),2012,10:72.

[3]钱莉琴.幼儿音乐活动中的“三趣”[J].音乐时空,2014,05:180.

[4]李琼.谈幼儿音乐能力和兴趣的培养[J].音乐生活,2010,02:57-58.

[5]王翠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109-110.

上一篇:积极有效的沟通达到良好的教育 下一篇:以就业为导向 浅议会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