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重在“导”

时间:2022-09-07 11:10:56

小学作文教学重在“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因此,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虽然要“以学生为主”,“以练笔为主”,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非常重要,如果能把教师的“导”贯穿到学生习作的全过程中去,形成学中有导,以导促学,那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那该怎样“导”呢?笔者认为教师的导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趣上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因而,要想使学生愿写文章,教师就要注意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让学生饶有情趣地习作,开放思维,产生创伤的意识。

激发学生写作情趣的方法有:文题激趣、表彰后进激趣、故事激趣、争论激趣、疑问激趣等。

二、教会选材上

在学生习作开始时,常常头脑空空,觉得无材料可写,就要引导他们“放”,让学生围绕题目尽情提出可写的一切材料;当解决了材料“空”的问题后,就出现了材料“杂”的倾向,此时就要突出“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选出那些扣题最紧,内容最具体、最生动,最值得写的做为材料,达到去杂取精的目的。

要指导学生习作过好材料关,就必须把握好三条原则:真、新、独。

真,是指所写的必须是真人真事,这是选材的出发点。

新,是指所写的内容要新颖,这是选材的着力点。

独,是指所写的内容力求独特,这是选材的制高点。

三、指导构思上

构思是写作的关键,是对学生习作构思的宏观指导上,要力求使学生明确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就是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辨证周全的思想方法。教师应坚持要求学生说实实在在的话,说真真切切的话,说自己的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绝不容忍甚至指导学生编造所谓的感人情节。

从微观上讲,教师须帮助学生具体解决如何把头脑中的繁杂信息加以筛选和梳理;如何构架好文章的脉络;如何立意;如何确定材料的起讫;如何处理材料的主次详略。

在具体指导中,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既要统一认识,又不可强求一律。构思本身就是百花齐放,因此要尊重个性特征的显示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对带有共性的难点须及时发现,给予有效的解决。

四、引编提纲上

编写提纲是落实构思的起步,是从头脑中提取信息、组织信息、处理信息的框架过程。但有些学生怕麻烦,不愿意编写提纲,喜欢直接起草正文,往往习作过半又觉不好,另起炉灶;或者习作写开了,但处于茫然无序,杂乱无意状态,写来写去不知话题所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有了提纲,就使通盘有了预见和把握,习作会有的放矢。一般说,提纲写得稍细些为好,但要繁而有度,这个度就是怎样有利于正文起草。提纲过简,便没有了实际的意义;过繁又会对起草束缚太死。在进行现场指导时,教师要有重点地快速审阅,对编写提纲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帮助,提出修改意见。

五、重视评改上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把“文成于改”这个道理讲给学生听,而且授之以法。

如何讲评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努力做到使讲评成为改文情绪激发的准备。1、讲评要多展示学生的优秀之作,对习作中的局部或整体的佳处,要做好分析,要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成功之处知其所以然。2、讲评时的语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应多让学生试着分析别的同学习作优点,鼓励其学习别人的长处。3、点拨的语言要尽量做到精炼,不要过细过碎,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多给学生留有自己的感悟之地。

如何修改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做到以下的要求:1、修改贵在得新知,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逐字朗读、推敲,并参照修改指示,认真思想,从中获得新知。2、要鼓励学生咬文嚼字,更新习作中的语言,写出更新更好的表达语言。3、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提出修改的建议。4、要训练学生多次修改自己的文章,直到满意为止。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这样,作文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上一篇:试论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有效开展 下一篇:注重体验,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