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五大策略

时间:2022-09-07 10:39:06

春季养生五大策略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经过了一个阴气盛极、阳气潜伏、生机闭藏的冬季,人的脏腑组织和四肢的关节肌肉也需要很好地舒展活动一下,使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以达强身健体之目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到小河边、森林里散散步,听听鸟鸣,闻闻花香,呼吸一下郊外的新鲜空气,四肢做一做伸展运动,使全身筋骨、肌肉得到舒展。置身于鸟语花香、富有活力的大自然中,会使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不但能放松精神、消除疲劳、陶冶性情,以利春阳之升发,而且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也会更加’和谐舒畅,使新陈代谢增强,全身的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

赶走春困

春季常有春困。因为气候变暖,人的皮肤血管由冬季的收敛状态渐渐舒展扩张,小血管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大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而机体又不能马上进行较好的调节,加之春季昼长夜短,睡眠相对减少,运动量又有所增加,所以就容易疲乏困倦。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也会对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注意采取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措施最为有效:1.增加运动。春季多到户外进行各项健身运动,如散步、郊游、放风筝、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可有效改善生理机能,使心肺功能增强,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量。2.调理饮食。饮食应多样化,从不同的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成分,保持营养均衡,特别是应适当增加鸡、鱼、蛋、瘦肉、低脂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具有健脑作用食品的摄入,还应注意饮食清淡,少吃煎炸油腻食物,适当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C、B的食物,如胡萝卜、花菜、鲜笋、草莓、枇杷、花生、大枣、山药、海带、紫菜等,这些食物能保持细胞水分,使其充满活力,减轻春困的发生。3.刺激嗅觉。在疲惫与昏昏欲睡的情况下,闻一闻花香,或使用香水、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等具有芳香刺激作用的物品,可减轻困倦程度。4.刺激视觉。精心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使其清爽明亮,或在室内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富有生机的装饰品如绘画、花草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或到户外踏青赏花,均有助于消除困倦。5.刺激听觉。听听欢快愉悦、曲调优美的歌曲或激扬亢奋的戏曲,或与朋友闲聊,或欣赏相声、小品等,都能使精神振奋,驱除困意。

春季养阳身心安康《内经》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节制和宣达春阳之气。春应于肝,肝藏血,主疏泄,调理肝脏,重在调节情志,保持平和乐观、心情愉悦的状态。“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语言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使心情愉快,肝气条达,气血流通,阳气舒畅。另外要重视起居调养,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适当多参加室内外文体娱乐活动,提高机体的活力,以达强身健体之目的。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除注意上述饮食原则外,还应适当多吃有温补升发作用的食物,如葱、韭菜、豆芽、香椿、菠菜、香菜、芹菜、油菜和时令野菜等,要少吃生冷食物,以免伤了脾胃。

春季养生注意“四不”

春季阳气升发,新陈代谢旺盛,养生保健应注意“五不宜”:

1.不宜冷。春季应重视积蓄体内的阳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重视胸背部的保暖,减少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不宜酸。“省酸增甘”是春季重要的饮食原则,故不宜多吃过于“酸涩”的食物,这里所说的酸性食物不单是少吃酸味过重的食物,还包括羊肉、狗肉、虾蟹等酸性食物。

3.不宜怒。春令主肝,肝喜疏泄条达,忌急躁郁怒。若抑郁暴怒则伤肝,易引发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诱发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4.不宜妄。养生保健应“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春季阳气上升,也正是旺盛的时候。但妄动、性生活过频则会耗气伤精,损伤阳气。

积极预防多发疾病

春季阳气上升,也使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加快,春季不但是流感、流脑、麻疹、水痘、猩红热、腮腺炎、肺结核等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由于气候多变、春季多风等原因,也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或复发的季节,所以,一定要加强养生保健,注意预防,要注意以下事项:

1.讲卫生,灭虫害,多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2.要注意室内消毒,如用食醋熏居室,或将薄荷油、风油精的盖子打开,让其挥发以净化空气。

3.少去商场等公共场所,更不要去探视传染病人,以减少或避免与传染源接触的机会。

4.慢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家中还应准备一些常用的治疗与预防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5.过敏体质者要加强预防,防止花粉、柳絮、虫螨、动物毛等引发哮喘、皮疹等过敏性疾病。

上一篇:关于小学健美操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浅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