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应实现生活化

时间:2022-09-07 10:05:10

化学课堂应实现生活化

【摘 要】生活中真实的东西最能感召人,让人的精神与情感得到升华。而学校教育是提升学生各种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组织真实的生活化课堂,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注重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教育 课堂 实践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44-01

一 学生动手实验,主动获取知识

当今课堂上相当一些学生不喜欢化学课,听课的目的也只是达到B等级。实验部分的内容对于中等生以上讲了N遍后还会出错,更不用说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了。要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真知。如在学习“铁生锈及防护”这一课题之前,我让学生课外自己动手做四个实验来突破生锈原理实验器材及药品:汽水瓶4个、瓶塞2个,及纯净水、食盐、铁钉。实验过程:(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B、C、D,A瓶内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后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2)在B瓶内装入一整瓶煮沸后的纯净水,并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淹没。再用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将瓶口的缝隙封住。(3)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在空气中。(4)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另一部分在空气中。

根据实验记录结果得出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速度会加快。

通过读书思考学生不难写出相关的反应式,同时理解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快。于是更容易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铁器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涂了油漆的铁制品不容易生锈,大海里行驶的轮船要嵌入金属Zn。

二 教师创设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落实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外,还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学生对于这一模块掌握得不太好,记不住一些重要的反应,也就不能理解性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与经验,提供与当前学习相关的富有生活色彩、反映生活的教学情境。以下就是铁的性质教学片段:

展示药品:速力菲(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暗黄色)。

适应症:用于缺铁性贫血。

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吸收。

演示实验并投影相关问题:(1)取药品研碎,溶解后忘记加入氧化剂直接滴入KSCN,结果出现了浅红色。(2)加入哪些试剂可以使上面的溶液颜色加深?(3)向Fe(SCN)3溶液中加入KI时颜色变浅至褪色写出相应的方程式。(4)与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维生素C有何作用?(5)设计实验测速力菲中Fe的含量。

设计的五个问题由浅入深,囊括了以下知识点:二价铁(Fe2+)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三价铁(Fe3+);掌握考纲中规定的中学阶段常见强氧化剂;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高考要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根本原因是不知道氧化剂被还原成什么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成何种物质。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写出反应式,在讲课时就详细地介绍了氧化剂的还原产物,效果很明显。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很容易明白速力菲与维生素C同服实际上就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相互间的转化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学生生活经验多了,学化学兴趣必定会增加,同时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作用。现在单一高考的制度,综合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本科毕业生贬值”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在许多人的眼里学校培养了许多眼高手低的考试工具。化学实验的设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化学功底和化学思想;学不好某学科其实就是缺乏本学科的素养。

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激励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 理论联系实际,体验自我价值

对学习过的知识点,我便提出生活现象或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进行解释。如在学习过了二氧化硅的性质之后,我让学生解释玻璃雕花的原理、如何鉴别真假水晶。这些问题使学生加深了对二氧化硅的认识,也增加了生活经验。在学习了沉淀溶解平衡后,联系“柳州镉污染”事件,提出问题:要快速降低水中镉离子浓度,应怎样做?水中镉离子沉淀完全时,应该选什么好的沉淀剂?在选择沉淀剂时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促使了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和把握。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价值。学生能学以致用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化学课堂生活化实质就是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以随手从生活中拈来作化学教学材料,从而使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尤洁、华激文.谈生物课堂的生活化[J].中学生物学,2008(11)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吴富祥.创设生活化的化学课堂[J].才智,2010(6)

上一篇:以德服人,以术驭人 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