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的“五大功能”和“四种吃法”

时间:2022-09-07 09:59:21

“零食”一词,不知出于何处,但已臭名昭著,因为许多人都认为吃零食有害健康。近年来一些报刊更把零食说得一无是处,似乎零食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儿童的成长发育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零食世界的品种却越来越多,零食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深受广大儿童的厚爱。零食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面对势头高涨的“零食热”,是大声疾呼降温,还是积极引导?笔者的观点是后者。因为,粗略地归纳一下,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零食具有五大功能

一、养生防病 吃零食时,由于细嚼慢咽,可以促进唾液分泌,而这些唾液又随嚼细的食物同时下咽,这与古代养生要诀中的“津宜常咽”相吻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唾液成分除淀粉酶外,还有溶菌酶、多种抗体、抗衰老因子等,对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二、临时充饥 国人大多不重视早餐,有些人吃得很少,还有的人甚至不吃。如果不吃早餐,从前一天的晚餐到第二天午餐间隔15~16 h,不仅人体的营养供应不平衡,影响学习、工作效率,还可诱发低血糖、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因此,饥饿时吃些糖果、饼干或饮料,就可避免这些不良情况的发生。

三、锻炼牙齿 古人提倡:“齿宜常叩”,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但适当吃些零食,特别是一些坚果类食品,就在无形中起到了上下牙相叩击的作用。

四、补充营养 人们进食的主、辅食中营养素往往并不全面、合理,而利用零食所含的成分来拾遗补漏是可行的办法。如儿童发育迟缓与锌元素缺乏有关,而苹果中富含锌;牙龈出血,脸上出现黄褐斑,应补充维生素,番茄中维生素C含量最丰富: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而红枣被称为“活的维生素丸”……

五、用于食疗 这是零食的又一重要功能。品尝话梅、九制陈皮,能开胃顺气,消除食积;女子经期不准,闭经,食用金桔饼、山楂片,能达到理气解郁、活血通经的目的;松子仁、胡桃仁、核桃仁能润肠通便、壮腰健肾;香榧子不仅香美可口,还能杀灭蛔虫、钩虫、绦虫……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零食虽有许多不容否认的作用和优点,但如选择或食用不当,则往往会遗留许多弊端,这也是人们不提倡吃零食的缘由。因此,我们还是应当掌握科学的方法。

科学吃零食的四种方法

一、零食要“零吃” 主、辅食永远是人类营养素的主要来源,零食吃得太多会喧宾夺主,影响正常食欲和饭量,反而妨碍了人体营养的主渠道供给,减少了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由此还可导致厌食、贫血、疳积、近视、龋齿、多动症等。

二、合理选零食 水果类、坚果类、水产品及肉产品类,均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三餐主食中未必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故可作为一项补充性的食品食用。但糖类和糕点类应少吃或不吃,因三餐主食中可以获得相关的营养素,只有在主食不足时作为补充。零食用于特殊营养素的补充和食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择时吃零食 儿童是零食消费的主力军,由于年幼无知,只图味美可口,不分饭前饭后随便食用,会影响主食的摄入。人们口渴时吃些饮料、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如饭前大量饮用,则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午饭前2~2.5 h吃些零食,对午餐的食欲没有影响。因此,吃一般零食可安排在此期间。

四、摄食讲卫生 人们一贯提倡“饭前便后要洗手”,但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吃零食时忽视卫生的情况就更普遍了。有的生吃,或随得随吃,当时又缺乏洗手条件,儿童则更是一手抓玩具,一手抓食品,污染在所难免。由此可导致伤寒、肝炎、细菌性痢疾、肠寄生虫病等的传播。因此,一定要重视吃零食的卫生。

上一篇: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 下一篇:日本樱花经济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