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入驻”

时间:2022-09-07 09:49:52

看准形势 应时而生

2012年7月,河南新华电脑学院2010级首批动漫专业的42名学生顺利毕业,适逢文化部出台《“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同时也恰逢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斯《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而互联网上关于动漫专业亮“红牌”、动漫人才缺口巨大,这完全两相矛盾的现状讨论也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自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值从“十五”期末不足100亿元,到2010年的470.8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

此次的《“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高端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为重点,实施动漫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完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动漫产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毫无疑问,动漫产业已成为将来文化产业中最具“钱景”的产业之一,而动画专业也将成为教育领域中最具“前景”的专业之一。

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快速成长的行业,让不少院校看到了动漫人才的巨大缺口,纷纷开设动漫专业。虽为民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河南新华电脑学院也不例外,2010年开设动漫专业,首批招生42人。

据河南新华就业指导中心介绍,首批毕业的42名学生,相继到北京、上海等动漫类公司从事动漫前期开发、后期合成等工作。而彼时,河南新华的动漫专业在校生数量也由42人上升为300多人。

“整体入驻”:校企合作新模式

从今年四月份起,被称为“中国戏曲动漫第一人”的河南东鼎动画总负责人王小东和他的员工再也不用到原来的公司所在地——金水区中方园去工作了,原因是他已经把整个企业包括自己的团队悉数搬进了新华电脑学院内。

在河南新华电脑学院1000平方米动漫实训基地的3D影视厅对面,东鼎动画的办公室显得格外显眼。王小东说:“还没有完全装修好呢!仍有一些东西要配备。”同时受学院邀请,他自己也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河南新华电脑影视动漫专业高级技术顾问。

企业整体入驻学校,一般看来这似乎是闻所未闻。但不可否认,与订单培养、共建实习基地、定向委培等合作模式相比,把企业请进学校的确是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近水楼台先得月,就人才教育培养来说,企业整体入驻的好处不言自明。

首先是学校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洽。教室对面就是企业,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有机结合,学生们也耳濡目染,可以最大限度地弥合学校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脱节。

其次是学生可以率先到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在学生尚未毕业期间,可向学校递交申请,安排到企业去实际操作,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也会对这些前来实习的学生进行再培训,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有相关工作经验。

再次,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据王小东介绍,东鼎动画根据动漫产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丰富了学院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这是今年与前两年教学大纲的明显不同。

“不光只安排学生实习,在后续合作项目上,学校还考虑与东鼎联合投资创作几十到一百集的动画片,让我们学校也有自己出品的动画片。动画片创作由学校的学生和企业员工共同完成,将产学真正结合在一起。” 河南新华电脑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张栋说。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创作团队是决定动画作品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动漫专业人才也是业内普遍存在的症结。将企业请进学校的举动也源于河南新华和东鼎动画的早期合作,其实在企业入驻之前,王小东就已经是河南新华的技术顾问。

“学校供房、供人、供设备,企业供技术、供合作、供平台,如此双赢,何乐而不为呢!”东鼎动画王小东说。

从今年的动漫专业招生情况来看,学生报名热情普遍高涨,整体入驻的这种校企新型合作模式也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的认可。报名接待中心透露,很多学生就是奔着校企合作这一项来的。

提及校企合作愿景,张栋说:“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动漫企业合作,让学生变成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动漫专业人才。”

就是要培养动漫“技术工人”

相比于国内教育部认定的重点高校,民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一直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育质量的好坏也不能一概而论。

当问及在创意型和技术型人才中,是否更偏向于培养技术型人才时,张栋说:“我们就是要培养动漫‘技术工人’。”

他认为,“技术工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反观国内动漫人才市场,动漫专业毕业生不在少数,但大都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不足,进入动漫企业不能上手。而对职业技术培训而言,这恰恰是自身的优势所在,目前国内很多动漫企业不可能一开始就给刚毕业的学生一个较高的职位,而是让他们先从“技术工人”做起。但“技术工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的,既要有较强的美术功底和高端影视动漫创作技法,又要会运用电脑软件,还得达到用人单位要求。

上一篇: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剪辑 下一篇:出版理念技术的进步迎来出版产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