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07 09:29:20

赣州市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对赣州市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的对策,以规范赣州市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 木材运输;监督管理;问题;对策;江西赣州

中图分类号 S78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26-01

木材凭证运输是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许可制度。从林区运出木材或者运输木材经过林区(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除外)必须依法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木材运输证件,并严格依照运输证记载准运的规定进行运输,而且应当自觉接受依法设立的木材检查站检查监督。各地依法设立的木材检查站是当前公路上(或者水面上)实施木材运输监督管理法定的执法主体。木材凭证运输的实行,对于预防森林资源乱砍滥伐,控制森林采伐总量,防止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实行森林资源“双增长”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1 赣州市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的现状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的南部,分别与广东、福建、湖南三省相邻,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4.2%,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全市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基层木材检查站41个,各县(市)设立护林哨卡54个,这些基层木材检查站和护林哨卡为强化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木材流通秩序、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行的体制和机制难以适应木材检查工作的需要

一是县(市)基层木材检查站归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其人、财、物均归当地管理,省、市木材检查管理部门只在业务上实行监督管理。因此,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木材检查执法管理的规定、制度要求和工作部署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木材检查工作的协调开展;二是部分基层木材检查站人员编制和经费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即使解决了编制,也是定编不定人,工资经费难以保障,导致木材检查执法人员存在较大的临时性,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有些基层站甚至要靠执法收入来维持木材检查执法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那些木材流量小、处罚案件少的基层站更加难以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1];三是有些县(市)给基层木材检查站下达了罚没任务,罚没任务还与奖金效益挂钩,不可避免产生大局意识不强,考虑当前和部门利益过多,滋生了放水养鱼、以罚代放和收费报关等不规范执法行为,影响了木材检查执法的良好形象;四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森林经营主体和木材运输主体日益多元化,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的任务成倍增加,现有的木材检查力量和检查装备已难以发挥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的作用。

2.2 检查站和护林哨卡的布局难以适应新形势木材检查工作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健全和完善,国道、省道、县、乡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赣州市现有基层木材检查站和护林哨卡的布局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木材检查工作的需要,有些木材检查站逐渐或已经失去了监管功能,可以说是力不从心,防不胜防,大量非法木材绕过木材检查站通过高速公路或未设检查站的国、省道快速运出林区,造成森林资源的大量流失。

2.3 基层木材检查站的建设整体滞后,木材检查手段和技术落后

基层木材检查站的建设整体滞后,木材检查手段和技术落后,给闯关冲卡、伪装运输木材和车流量大时开展木材检查执法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2]。目前,赣州市仍有十几个基层木材检查站靠长期租用、借用民房办公,有的甚至使用危房办公,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特别是缺乏木材检查交通工具(全市41个基层站,仅有8个解决了交通工具问题),更谈不上拥有先进的检查设备和检查手段。

2.4 部分木材检查执法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

部分木材检查执法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木材检查执法工作的健康发展。据调查统计,全市41个基层木材检查站,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70%以上,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普遍较低,案卷制作质量和执法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难以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和廉洁执法。

3 加强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的对策

木材运输监督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是对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必要措施。针对当前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木材检查执法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同时加大对《森林法》和有关木材运输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木材检查执法和森林资源保护以及维护生态安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理顺木材检查执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木材检查站职能,促进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一是对木材流量较大、省际重要出口的基层木材检查站实行市、县2级管理,其人、财、物管理由市、县2级林业主管部门研究协商决定,或实行省、市、县3级管理,以保证其管理严格,规范执法,令行禁止,确保树立良好的木材检查执法形象;二是积极争取县(市)政府和财政的重视与支持,将木材检查站列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尽量做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从根本上解决木材检查执法人员的编制和经费问题,以提高木材检查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3];三是对木材检查执法人员要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制,要把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责任心强、年轻能吃苦的同志充实到木材检查队务中,配齐配强木材检查执法人员,全面提高基层木材检查站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要加强对木材检查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正确引导木材检查执法人员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理念,有条件的尽可能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和文明用语、检查手势,统一内务设置,做到文明检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内务整齐、健康向上,塑造崭新木材检查执法形象。

3.2 调整布局,健全木材运输检查网络体系

根据新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基层木材检查站的布局,尽量做到布局趋于合理,建立健全监督有效的木材运输检查网络体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公路建设、木材流量流向的变化和趋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争取对木材检查站的布局适时作出调整,尽可能在省际高速公路出口设立木材检查站,一切从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安全出发,充分发挥基层木材检查站应有的作用[4]。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检查站的监督检查能力

加强基层木材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施建设标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检查执法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木材检查站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中应有的作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经费,结合开展国家一级站、文明示范站等创建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成无房站建设和危房站改造任务,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电子监控、通迅工具及检查设备,努力改善木材检查执法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基层木材检查站的监督检查能力,真正发挥木材检查站的桥头堡作用。

3.4 创新办法,提高木材检查的有效性

创新办法,改革木材检查方式,实行木材运输动态检查与静态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要尽快建立起以固定检查为主、流动检查为辅的木材检查新机制,有效消除木材运输监督管理的盲区,堵塞森林资源流失的漏洞,在全市建立木材检查站布局趋于合理、更加严密的木材运输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在维护正常木材流通秩序,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应有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潘水年.庆元县木材运输检查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178-179.

[2] 党岗利,宋学哲.木材运输管理探讨[J].陕西林业,2010(3):27.

[3] 徐小平.文成县木材运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62-263.

[4] 商凯辉,高连涛.浅淡木材运输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生活,2009(23):91.

上一篇:互助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下一篇: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