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家山国有林场全面深化改革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7 03:02:47

纳家山国有林场全面深化改革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市南山办的正确领导下,纳家山林场以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天保工程、“四边”绿化、机场高速沿线绿化景观工程、苗圃育苗等林业生产工作为抓手,林场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好的发展。按照省林业厅《国有林场调研方案》的要求,现将我场改革及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1纳家山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1.1机构人员及管理情况

通过到市档案馆查实资料,依据西宁市郊区人民政府文件郊政(1982)069号《关于筹建纳家山林场的报告》和西宁市编制委员会文件市编发(1982)第011号《关于纳家山林场人员编制的批复》,林场正式成立于1982年,定位科级事业单位,编制20人。1997年按照西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宁机编发(1997)66号文件《关于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增长的通知》,我场编制调整为16人。截止2014年6月底,实际在岗人数16人,退休职工10人。林场设立场长1名,副场长1名,下设办公室、财务室、资源管护组、大南山工程造林组、园林绿化组、苗圃组。其中在职职工专业技术人员8名(高级4名,中级2名,初级2名),工勤人员8名(高级3名,中级3名,初级2名)。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部职工签订了《青海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实行定岗定员,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每年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责任制考核,年底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职工考核和兑现奖惩。

1.2经营面积

1982年纳家山林场成立时经营面积为226.7hm2,四至范围:东至猫儿刺湾,西至郭家坡,南至杨家岭,北至小圆山根。1989年,省环保局绿化区成立,将林场西侧铁沙帽西沟以西面积为120.1hm2宜林地划为省环保局管辖,林场经营面积变更为106.5hm2。2002年,市政府颁发宁林证字(2002)第6506号《林权证》,经营管理面积为106.5hm2。2013年7月,按照《国家林业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林资许准(2013)266号《关于青海省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已占用林地3.2hm2。目前实际经营管理面积为103.3hm2,东与青海正源有限公司绿化区相连,以猫儿刺沟底为界;南与城东区团结村和联合村绿化区相连;西与省环保厅绿化区相邻;北与城东区团结村、联合村安置小区和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相连。

1.3财务状况

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工资均由市级财政全额拨款,林场26名职工全部参加了医疗保险,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在职职工16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费比例为2%;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5%,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5%,个人不缴费。

林场财务设会计1名,出纳1名,为规范财务核算,加强资金管理,目前成立了西宁市林业局财务核算中心,进行财务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

1.4经营管理情况

林场职工承担着本场范围内补植造林、中幼林抚育、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科研科技等工作外,近几年还承担着大南山工程造林、“四边”绿化、城区重点绿化工程等任务。

全场林业经营管理面积103.3hm2,其中林业用地96.7hm2,其他用地6.7hm2(武警青海总队靶场),有林地面积83.1hm2,苗圃面积13hm2,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林区共分6个小班,现设有检查站2座,护林防火t望塔1座,护林房1座,抽水机房1座,蓄水池4座,永久性护林宣传牌8个。

为探索森林经营模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骨干示范作用,结合本场实际,认真制定了《西宁市纳家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4-2020年)和纳家山林场“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并按每年经营目标和年度任务予以实施,巩固绿化成果,加强林分改造,逐年提高苗木生长量,达到体质增效的目的,使其及早郁闭成林。

近3年来,随着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的实施,林场在认真管护好林场现有林地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发挥国有林场示范带动作用,近3年共完成大南山工程新造林面积367.9hm2,栽植各类苗木60余万株,其中晋松坪绿化区72.1hm2(2012年旱作),小有山绿化区139.9hm2,晋松坪绿化区58.4hm2,吧浪绿化区57.3hm2,北山民建矿业绿化区40.5hm2。3年完成绿化区养护管理面积为574hm2,包括南酉山文峰碑以东、火东绿化区、火西绿化区。

从2012年起先后承担城区园林绿化工程有:滴翠园绿化工程、鲁青公园改造绿化工程、湟水河河岸绿化工程、西宁特警支队庭院绿化、京韵青风门前绿化及西平高速韵家口立交、峡口立交、自行车雕塑处、曹家堡立交、机场收费站处和机场高速沿线(西宁段)绿化景观整治工程。共栽植各类大规格苗木12.4万余株。

近3年开展林业产业工作主要是苗木产业,3年完成育苗共20hm2,其中西堡苗圃租地育苗7hm2,老场部苗圃2.3hm2,猫儿刺沟通过沟壑治理,填土整理土地育苗10.7hm2,三处苗圃共定植大苗55万余株。

2目前存在的问题

纳家山林场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2.1基础设施滞后,生活条件艰苦

林场只有办公区通水、通电,而林区2处检查站、2处管护站未通电和饮用水,只能吃水靠拉运、用电靠太阳能。林场只有林区主干道路5公里为水泥路面,而其它支路和断头路约4km均为土路,需道路硬化。

2.2工作任务重,人员紧缺

近年来林场承担的绿化工程较多,且较为分散,本场人员编制少,年轻力量也少,制约着我场陕速发展。

2.3中幼林抚育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上水泵站机器老化,每年维修费用高;还需增加林区灌溉管网和及时维修灌溉设施。二是每年要加强中幼林抚育工作,达到精细化管养标准,修枝、施肥、松土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等需雇佣大量的季节工(农民工),林场无力支付大量的人工费用。

3林场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

3.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林场发展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3.2发挥国有林场示范带动作用

按照大南山精细化管养标准,巩固好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在低效林改造和前坡面体质增效上下功夫,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快环城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3.3加大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投入

投入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重点投资建设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营林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使国有林场路、水、电、通讯等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3.4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全力推动国有林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四边”绿化、机场高速沿线绿化景观工程、城区重点绿化工程、贫困国有林场扶贫资金项目的相继实施,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促进发展上求突破,努力推动国有林场事业科学发展。

3.5实行科技兴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保护培育森林、开发利用资源、建设管理林场。重点抓好现有林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科学编制林场发展规划和经营方案,加强经营管理,集约经营森林,逐步使国有林场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此外,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干部培训,积极引导林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促进国有林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6加强中幼林抚育工作,从生态林向风景林转变

采取割灌、修枝等抚育措施,加强中幼林抚育工作,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保证林木正常生长,缩短绿化建设周期,为国营林场将来开展生态旅游打好基础,将每年划出20hm2林地,按照风景林标准进行改造,分5年改造完成,从而使林区森林从生态林向风景林转变。

3.7加强苗圃建设和经营管理,为城乡绿化提供种苗,提高经营收入

加强苗圃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大苗木培育力度和培育数量,为城乡绿化提供种苗,提高经营收入。积极主动承担大南山工程造林及城区重点绿化做到精细化施工与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效益,服务西宁城乡绿化工作。

上一篇:二次套袋对红壤丘陵地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研... 下一篇:谈防护林抚育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