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龙牧业:奶牛规模化养殖样本

时间:2022-09-07 01:51:09

惠龙牧业:奶牛规模化养殖样本

从济源高速口下来大约十分钟的车程,就来到惠龙牧业。

这家去年5月份才开始筹建的牧场,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奶牛养殖规模达到一千头。这里的奶牛不论大小个个显得十分健壮,毛色光亮,体态匀称,牛舍内除了弥漫着一股从饲槽里传来的青贮料的酒香味以外,几乎闻不到异味。

整齐的牛舍、大型的饲料储存室、现代化的挤奶车间,一切都显得非常规范,这也符合韩建常最初的规划,高起点进入奶牛养殖领域,规模化养殖,最终向全产业链发展。

转型后的抉择

韩建常四十出头,中等身材,在奶牛养殖行业仅摸爬滚打了一年多,但说起奶牛的生活习性、养殖特点等头头是道。

一年之前,他的身份还是鑫矿业的老板,为钢铁行业形势不好而发愁。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让韩建常这些行业从业者尝到了甜头,但随着经济时局不断地交错更迭,他们也遭遇了行业的“过山车”,直至跌到谷底。

转型成为摆在韩建常面前的问题。身边的朋友们有考虑养猪的,有表示想做猪饲料的,有的还说想进军饮料行业。

当时,一条消息给韩建常带来转型的方向和机会。伊利集团要在济源投资年加工39万吨液态奶项目,这就意味着需要12万头的奶牛作为奶源保障。

韩建常决定,养殖奶牛。“我也考虑过养猪。”通过跟企业界朋友反复讨论后,韩建常认为,养猪风险比养殖奶牛大,猪的抗病率低,而且猪肉价格波动也比较大。

同时,国家和省里对建奶牛养殖场的规模有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政策,还有扶持优惠措施。比如说,奶牛养殖规模达到200头以上的,每多一头补助2000元,资金方面也有贴息贷款。

济源市也不失时机地出台了鼓励奶牛养殖的优惠政策,从2012年起,济源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至少拿出2000万元奖励奶源基地建设,主要用于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奶站建设、购买奶牛、秸秆综合利用设施设备购置及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奖励或奖补。

韩建常也考察过奶牛的投资回报率,“养殖奶牛的资金回报率能达到20%,在工业兴盛的时候,这个回报率不算什么,现在它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韩建常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来跑养殖场地的事儿,费了很大一番周折之后,最后,养殖场确定在距离伊利建厂处两公里处,也就是现在惠龙牧业所在的五龙口。

养殖的规模优势

转型做奶牛养殖,韩建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小打小闹”,他要进行规模化养殖。

韩建常也充分利用时间恶补奶牛养殖的知识,毕竟这个行业对他来说太陌生了,这次孤注一掷的投资他不想失败。

同时,他还高薪聘请了青海的奶牛养殖专家,让他从奶牛挑选、牛舍建设、疾病预防等方面给予指导。

韩建常投入了两千多万,跑到东北引进奶牛,第一次他就引进了300多头奶牛。第一批奶牛运到牧场,正值内蒙奶牛“布病”流行之时,有几头奶牛有得“布病”的迹象,韩建常吓了一身冷汗,奶牛的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病,得了之后必须深埋,这就意味着投资要打水漂,幸好后来证明这是虚惊一场。

这也让韩建常对奶牛的疾病防治非常重视,现在牧场的兽医会每天定时地到牛舍观察奶牛的状况,同时从喂养到环境等都高度注意。

紧接着,他又引进了一批奶牛,牧场的规模达到了一千多头。这时候,韩建常的奶牛养殖业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统一防疫,统一饲喂,统一管理。

在奶牛的养殖中,饲料的成本费用占比很大,除了一部分精料之外,奶牛以青贮为主。饲养的奶牛多了,草料的用量就越来越大。

于是,韩建常就和附近的村民发展订单农业,每年年初与农民签订合同,到季节通过大型收割机收割。“这附近村庄的庄稼几乎都被我包了,农民比种粮食强。”韩建常说。

规模化、规范化喂养的优势使韩建常成为伊利的奶源供应商。“伊利对原奶的生产要求特别高,买什么牌子的饲料、怎么储存,都要写在合作协议中,还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同时,对于兽药的购买和使用、水质情况等,都有严格要求。”韩建常介绍说。

之后,通过对各项标准的严格审核,韩建常的惠龙牧业成为伊利在济源的合作牧场,负责为伊利提供优质原奶。

作为上规模的牧场,伊利收购韩建常的奶源价格上要高于奶农,“一公斤奶伊利的收购价格是4块钱,比散户的价格高几毛钱。”韩建常说。现在,韩建常的奶源也主要供给伊利。

未来可期

惠龙牧业运营不到一年,一千头奶牛的养殖规模,基本上能实现年产三千吨奶。韩建常下一步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把奶牛养殖数量稳定在3000头左右。

“国家对奶牛的优惠政策很多,奶牛养殖是个阳光产业,很多地方也出台鼓励政策,如河南省的千万吨奶牛工程,做奶牛很受重视,是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之一,所以2011年及以后有很多人养奶牛。”韩建常分析道,对于市场前景他非常看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奶牛头数和牛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国内的牛奶企业只有35%的牧场是企业自建的。所以,规模牧场是中国乳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以往的散户奶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乳业的发展要求。

“对于中国奶牛养殖企业来说,需要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如何保证牛奶品质;第二是集约化奶牛养殖;第三是如何提高奶牛单产。只有不断提高牛奶品质,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牛奶。”有专业人士建议。

这三个问题也正是韩建常每天都在考虑的,他几乎都每天都泡在养殖场,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9点,他不停地观察奶牛,琢磨怎么通过饲料搭配比例提高奶牛的产量,对于产量高的奶牛,他会给予“特殊照顾”,“一天的生活费一头高产奶牛要55块钱,比我的生活费都高。”韩建常笑着说。

在挤奶车间,韩建常介绍着每一个设备,从挤奶栏到冷藏罐,每头奶牛挤奶之前都会用水管冲洗消毒,挤过的奶直接进入冷藏罐,确保牛奶质量。

对于未来前景,韩建常也有着规划。未来他会也会考虑向奶业产业一体化方向发展,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产业环节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这都是未来的畅想。”韩建常笑着说,他现在很喜欢待在养殖场,做个奶农。

上一篇:韶关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与推进策略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