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品牌文化

时间:2022-10-14 01:01:39

论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品牌文化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球范围内的品牌也面临着销售力的考验。品牌文化可以带动产品的销售,产品在初次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区域和消费群体中时,需要借助品牌文化为其营造匹配的广告宣传攻势与附加品牌联想,从而顺利打开销售的通道。产品的功能性与品质性并不因为地域的差别和使用人群的差别而不同,也并不因为生产商或经销商的地域限制而改变其使用价值。因此,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通,品牌文化最终为消费者所消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品牌 文化 销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有销售力的品牌,往往就是将某种精神和生活方式揉进品牌文化,通过长期不懈的演绎,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当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无法估量的,并且这个品牌就将与它所代表的文化共浮沉。而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限制,因此,在开拓新的市场时,品牌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原有基础上对品牌文化进行延伸和扩充,从而适应并满足变化了的消费群体。如国际知名腕表品牌欧米茄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用具有地域性明显、针对性更强的代言人,如在香港分别有首位华裔F1试车手董荷斌、影星任达华等,皆为在香港本地人中耳熟能详,并且形象良好的知名人物;又如针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奢侈品市场,选用今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大增的华人女星章子怡为其代言,不难看出,品牌在制定其销售策略时,融进了更多不同特色的文化内容,从而达到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步进行。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极度丰富的社会,市面上的商品林林总总,消费者必须借助于产品的品牌来识别和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因此一件质量好的商品的品牌要对消费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从而树立购买的决心。而超市的出现给商品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带来新的特点,由于无人售货,消费者完全采取自选的方式购买商品,因此,品牌本身就担当了推销员的任务。

一、销售市场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

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写道:“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全世界正迅速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现在我们恐怕再也不能谈什么美国的经济了,因为它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已经密不可分。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欧洲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或第三世界的经济。”

由此可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劳动力、资本、商品、服务等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比如,美国的公司在日本生产、提供和销售货物与劳务价值,土耳其在伦敦购买韩国股票,非洲成为世界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中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这一切都昭示了世界都属于一个经济体,即新的全球经济体。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在这样的经济浪潮发展下,各大国际知名品牌的国际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蔓延的趋势,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内的世界超级巨型零售企业的跨国销售额,每年都以百亿美元计。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经济共同体,世界,将是未来是最大最有前途的市场,跨国经营也将成为各大品牌商家持续发展并争取市场主体地位的必由之路。

二、销售方向的转移―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品牌文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第一次提出品牌概念。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品牌是一个符合概念,它是由品牌外部标记(包括名称、术语、图案等)、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内容构成。

品牌是作为产品出售给消费者的企业“象征”,也是消费者购买心目中的精神“象征”,品牌属于消费者,而非企业,消费者拥有选择品牌的权利,消费者拥有品牌的体验,消费者拥有对品牌的忠诚,企业品牌推广和维护的一切行为都应该考虑到:如何尊重消费者,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何获得消费者的美誉才是建立品牌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品牌的知名度与品牌的美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品牌认知是推动品牌延伸并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因此,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质量,如此相得映才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文化。相信如果可口可乐没那么可口,我们也不会愿意为了品牌去饮用,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奢侈品的需求,所谓的奢侈品牌也就不会成立。

此外,品牌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广告宣传模式和营销渠道与价格,最重要的是品牌所涵盖的品牌文化。很多学者都将品牌文化定义为凝结在品牌中的价值、情感、观念等文化因素的总和。品牌文化虽由企业组织实施,但由消费者需求决定,不是生产主导而是消费主导,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认同你的文化,并产生购买行动;同时,品牌文化不仅要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也要随着不同文化人群的需求的变化,品牌文化也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这样,品牌文化才有更大的生命力。

三、销售的新趋势―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日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已经摆脱了国货的束缚,眼光已经颇具全球化趋势,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也就是品牌可以显示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而品牌的选择范围更是广泛,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只选择对的,不受品牌文化和地区的限制。而企业市场和投资活动的日益全球化,传统的传播范围、手段和渠道已经远远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品牌文化的传播也势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全球化传播就是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和共享,它扩展了全球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以及共享,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人类互动的一种沟通方式。

我们上网,看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任何信息传播途径,得到的是路虎新款刚刚问世的信息,看到的是爱马仕新款香水上市的消息,看到的是娇兰新款散粉的试用报告,看到的是可口可乐新饮料推出的广告,这些都是全球化传播的成果。我们足不出户,全世界的品牌信息都向我们涌过来。不止是国外品牌对我们的侵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联想、海尔、TCL,联想和IBM的合作,海尔在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的广告,TCL找韩国女星金喜善做代言,这一切都预示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的趋势。

四、总结

品牌形象是由产品的“品质形象”、“价格形象”、“广告形象”、“促销形象”、“顾客形象”和“企业形象”所共同创造的。而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识刚开始是基本着眼于影响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上,如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声誉等。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关于品牌的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要态度。从品牌策略的角度来讲,品牌形象是在竞争中的一种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含义的联想的集合。品牌应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形象,这种个性形象不是单独由品牌产品的实质性内容确定的,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虽然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现在还只是一个愿景。但这些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全球化销售的心趋势,将眼光放长远,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便拥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魏中龙,郭小强编著. 品牌形象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2.

[2](美)玛丽安・罗斯奈・克里姆切克,桑德拉・A・科拉索维克著, 包装设计 品牌的塑造[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3]马楠. 品牌包装全球化与地方化[J].中国包装, 2006(3).

[4]肖屏. 现代设计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经济, 2006(3S).

上一篇:企业如何选择五种组织架构模式 下一篇:“4U植爱”:当富迪遇上植物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