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教学设计及分析

时间:2022-09-07 01:08:13

《变阻器》教学设计及分析

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提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与规律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1:创造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和探索了“电阻”这个常用元件,今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究另一个重要的电路元件。让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吧。

演示实验:台灯(调查统计)、收音机调音量、电风扇(教室)调转速。

点评: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产生认知需要。因此,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相互交流,亲自体验,自由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新性及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节课教师利用台灯、收音机、电风扇等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效果良好。

2:讨论答疑、启发释疑、进行新课

(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现象,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灯光、收音机是通过改变什么使其亮度和音量发生变化的呢?(学生思考)

点拨:在电压一定时,电流的改变是因为什么的改变?

学生讨论并回答:电阻

师:以上是改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哪个因素呢?你认为改变哪一个因素更方便呢?(学生回答)点拨: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中,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难以改变,比较容易改变的是导体的长度。

师: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看看到底是如何方便地改变导体的电阻?就让我们就用身边的导体――铅笔芯为例吧!

演示实验:用铅笔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教师演示移动导线夹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观察并思考。学生回答提问并同步完成“学案”问题一。

点评:教材上学生实验“活动14.3用铅笔芯使电路在的电流连续地变化”,经过备课组老师讨论研究认为: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学生的实验,不但可以解决铅笔芯易断,学生实验效果不明显,还可以节约时间,留给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它。

生(讨论、分析):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变阻器的原理)

师:改变电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变阻器的作用)

师:我们知道,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串联与并联。需要控制电路电流,我们又要如何连接变阻器呢?

生: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学生同步完成“学案”问题二。

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似乎找到了变阻来控制电流的方法,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电流的变化范围与灯泡亮暗的变化都是非常有限。同学们,为了使电阻变化范围大一点,我们该如何改进这个器材(铅笔芯)呢?

学生分组讨论

生A:铅笔芯易折断,用导线(合金线)。生B:太长了,可把合金线绕成一匝匝线圈。

师:还有什么缺点?怎样改进?(教师出示长的电阻丝)

点评:对铅笔芯改进时,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长的电阻丝,出其不意,学生印象深刻,对理解科学家发明变阻器的艰辛起到促进作用。

(2):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教师出示实物演示制作的过程。最后出示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对照实物结合课本,让学生自主介绍认识变阻器的结构。课件展示结构示意图、符号以及铭牌的意义。学生同步完成“学案”问题三。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师: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但是连入电路中只能接其中的两个接线柱,那么如何接线呢?

生(讨论):两两搭配有六种可能。学生上讲台就着实物演示六种组合。

师:就其中一种举例,如果电流从B接线柱进入,从D接线柱流出,那么接入电路的电阻线是哪一段呢?(为学生填表做铺垫)

点评:教师就其中一种举例,如果电流从B接线柱进入,从D接线柱流出,那么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就是右侧电阻BP,并进行实验演示,为学生自己实验、填表做铺垫;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滑动变阻器,实验操作不熟练,需要比较多的时间。

师: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去研究和探索。请同学们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滑片P请停在金属杆的中央处。

实验目的:为了观察滑片P移动时电流的变化情况,从而通过电流的变化情况去了解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情况。

实验电路图: 见课本

实验步骤:请同学们按照表格的接线顺序,依次连接接线柱,并在滑片P向左、向右的滑动过程中,观察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并填在表格中。

实验表格:(略)学生实验(15分钟左右),讨论、交流。

师: 投影展示各组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加深信息反馈,培养学习能力)

师问1: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在滑动变阻器的六种接法中,移动滑片P,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能改变的是哪几种接法?不能改变的是哪几种接法?

师问2:滑动变阻器若接“两上”接线柱,等效为接入什么?若接“两下”接线柱,等效为接入什么?因此,滑动变阻器要起到“变阻”作用,应如何选择接线柱接入电路?

师问3:选择“一上一下”接线柱时,哪几种变阻效果相同?哪几种效果不同?

师问4:当接入AC或AD接线柱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都是哪一部分?当接入BC或BD接线柱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又是哪一部分?因此,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什么来实现“变阻”目的的?――明确原理

师问5: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到底是变大还是变小,应如何判断?生:经过讨论与比较能否“变阻”,将六种接法分为“可变阻”(4种有效)和“不可变阻”(2种无效)两类;再通过比较4种“可变阻”的接法,明确“变阻”效果关键看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下”接线柱。

归纳与总结:一上一下,关键看下。学生同步完成“学案”问题四。

点评:“问题串”教学法就是围绕着探究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反应,教师在识别学生反应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达成探究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老师在创设问题时必须要做到阶梯性,问题出要有序地提出,并要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做到逐步的深入。

(4)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师:在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什么位置?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在闭合开关之前,滑片P应放在阻值最大端,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最大。

归纳:阻值最大,一左一右。学生同步完成“学案”问题五。

点评:改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案导学模式”正是把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实践。“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无疑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概括归纳、巩固深化、开发智力

师: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完成学案。电脑展示反馈练习。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硬件故障分析与维护 下一篇:小议小语活动课开展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