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拳传宗唐手秘功

时间:2022-09-07 12:10:50

与我国福建省隔海相对的琉球群岛,历史上曾建有琉球国。琉球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有着紧密的文化交流和海上贸易,故琉球群岛自古流传有源习于中国南派的拳法武技,称为“唐手”或“唐手拳法”。现在日本普及的现代竞技空手道传承于古流唐手拳法,但与之已经有了性质、体系、练法的极大差异。古传的琉球拳法唐手术恪守传统,其技法、功法、练法一如古法,与传统中国拳法有着极其相似的亲缘性。古传唐手主要有那霸手、首里手、泊手三派,其中那霸手为清代时琉球人东恩纳宽量前往福州向拳法名师刘龙公所学,后传于弟子宫城长顺,宫城继承其学,开创“刚柔流”一派,承传南派鹤拳精华,为现今冲绳古流唐手中之最著名一派。

在传统刚柔流唐手中有专项功力辅(补)助运动,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辅助器具,进行拳法技术训练之外的功力性补充锻炼,旨在提高修炼者的握力、腕力、臂力、脚力等,以强化提高武道修炼者身体素质、格斗体能和内外功力,其诸多功法练法与我国古谱《少林七十二艺》、《内外功练法秘诀》、《易筋经外壮神勇法》中所载功法或同出一源,或直接采用,从中实可以之一窥华夏拳功流衍海外之脉络。

传统唐手拳法的辅(补)助运动训练器具,一般都有数种之多(如图1所示),而刚柔流体系里更有一些独具特色的训练器械,如流祖宫城长顺传下的“金刚圈”等,其多姿多彩的各种器械练法也具有那霸手系统古朴强悍的一贯风格。

以下就比较常用的辅(补)助训练器槌石(图2)、力石、石锭(图3)、握瓮(图4)、担(图5)、金刚圈(图6)、铁屐(图7)、铁哑铃(图8)、卷扬器具(图9)、砂箱(图10)、藤(图11)、卷藁(图12)、磨石等,逐一介绍各自的一些主要锻炼方法。

一、槌石

所谓“槌石”,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在打磨成平底圆盘状的石料中央凿孔。插入固定的长柄木制把手,做成可供抓握推举的练功器具。因一头为圆石,一端为手柄,其形似槌,故而得名。通过槌石的锻炼,可以有效增强练习者的握力、抓力、腕力、臂力以及全身肌力的协调控制能力。

练法1:双脚分开比肩略宽站立,一手叉腰,一手持槌石,圆石朝下垂于体前双腿间(如图13);身手协调同步发力挥臂将槌石由下向身体内侧上方抡起(如图14);将槌石抡起到圆石头部正面朝上,木柄垂直向下时,身体随着槌石的下坠之力沉身坐胯、曲膝下蹲成四股立(编者:空手道术语:骑马式站立,脚后跟不动,脚尖外展45度角”)或骑马立,手臂用力控制住槌石,微停片刻定住(如图15);然后翻腕翻肘,虎口、十指、臂膀协同用力控制,将槌石由上向手臂外侧下方落下,同时直腿立起(如图16);稍停片刻后,再将槌石按原路线举起至胸前后又落回双腿间位置或翻腕翻肘恢复成图13的姿势。如此重复数次,力尽则止,左右手轮换练习。

练法2:双脚分开比肩略宽站立,一手叉腰或垂于体侧,一手持槌石,圆石朝下垂于体前双腿间(如图17);手臂发力将槌石由下向身体内侧上方抡起(如图18);将槌石抡起到头顶(如图19);绕过脑后,翻腕翻臂翻肘,虎口叫力,直臂高举槌石使圆石由之前的圆面朝下翻转为圆石正面朝上,置于头顶上方,另一手配合动作屈臂护持于胸前(如图20);手臂下沉,槌石圆面朝上由头顶沿身体中轴线直线落下置于胸前,同时身体随着槌石的下坠之力沉身坐马、曲膝下蹲成四股立或骑马立,身手协调用力控制住槌石,略停片刻(如图21);之后再翻手翻臂翻肘使槌石圆面朝下垂于体前双腿间,恢复成准备姿势。整个动作的轨迹其实就是抡举槌石由体前向体后再到体前、由下向上再到下挥了一个大圆。重复以上动作数次,力尽则止,左右手轮换练习。(图22―27)是这组动作的侧面连续分解图,可作对比参考。

练法3:运动轨迹与练法2相反,从屈臂反握槌石的动作开始,将槌石由手臂外侧反手举起,绕脑后,过头顶,翻腕翻臂由头前上方落下置于胸前,沉腰坐马顺势曲膝下蹲成四股立或骑马立(如图28―32)。左右手轮换练习。

练法4:成四股立或骑马立,双手握持槌石平置于腹前,使槌石圆面朝前,木柄朝向小腹(如图33);两手腕发力内翻使槌石头部向上划弧竖立起来成圆面朝上(如图34);动作不停,双手继续向内翻腕,使槌石头部继续划弧经胸前向内落下到腹部前(如图35);稍停,双手手腕用力外翻将槌石头部再度反向经胸前向上向外划弧翻举而起(如图36);双手竖握槌石控制住,略停,在胸前成槌石圆面朝上的姿势(如图37);双手弯臂曲肘收回,将槌石竖立着用力拉回到贴近胸口处(如图38);再双臂叫劲将槌石竖立着向身体中线的正前方直臂发力推出(如图39)。双臂从正前方落下,平握槌石收回于腹前,恢复成如图33的姿势,重复以上动作数次,力竭则止。

或者,也可以双手握持槌石置于腹前两腿间,重点做内、外、正、反翻腕抡转槌石头部的训练,以强化手腕关节力量(如图40―41)。

练法5:双手握持槌石.双脚站稳,身体后仰,双手上举槌石从胸前过头顶仰面向后伸出(如图42);上身挺直立起,双手抓握槌石自头上沉下曲臂收回至胸前,槌石竖立,圆面朝上,两腿随槌石下坠之力曲膝下蹲,顺势沉腰坐马成四股立或骑马立,双手控制住槌石稍停(如图43);再双臂旋腕送劲将槌石竖立着向身体中线的正前方直臂发力推出(如图44)。完成后再直腿站起,腰身后躬,双手抓握槌石往上往后仰面过头伸出,重复以上动作数次,至力竭而止。

练法6:双手曲臂抓握槌石,木柄朝上,圆石朝下,垂直置于胸腹间,双腿曲膝下蹲成四股立站姿(如图45);双手抓握槌石沿胸腹中线落下,上身前俯,沉腰坐胯,将槌石向下经过两腿裆间往臀后极力伸出(如图46―48);之后挺腰真身立起,步型不变,双手从裆间将槌石提起到胸前开始的位置,继续重复以上动作数次,至力尽而止。(图49a―49b)为最后动作定势的正、侧面对比图,可供参考。

练法7: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一手提握槌石垂于体侧,吸气蓄势(如图50);转腰拧腕发力将槌石提起,另一只手合力握持住槌石,拧腰转体,身手协调,吐气发力将槌石抡起向上向后过肩过头往身体侧面后上方抛出(如图51);槌石向前落下收回原处后,重复以上动作数次,力尽而止。左、右手轮换练习。

练法8:双腿曲膝下蹲,沉腰坐马成四股立,双手横握槌石置于腹前,吸气蓄势后双臂合劲侧伸,吐气发力将槌石向身体侧前方推击而出(如图52―56);然后双手拉回槌石,再行推击,重复数次,力尽而止。左、右侧轮流换边练习。

练法9:四股立或骑马立站姿,一手抓握槌石,槌石圆面朝上,木柄朝下,置于胸前(如图57);手臂稳定基本保持不动,以手腕转动发力,控制槌石头部分别做向手腕前方(体前)、向手腕后方(怀内)、向手腕左侧(体左)、向手腕右侧(体右)的转腕运石动作(如图58―61)。重复数次,力尽而止。左、右手轮换练习。

练法10: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单手反手提握槌石垂于体侧,槌石头部朝下,木柄朝上(如图62);手腕发力,控制木柄,将槌石头部向后向上撬起至与地面平行(如图63)。重复以上动作数次,力尽而止。左、右手轮换练习。

练法11:四股立或骑马立站姿,提握槌石置于身前胸腹间,槌石头部朝下,木柄朝上,左、右两手间做槌石的相互抛接、换手抓握运动(如图64―67)。需要注意的是,双手间抛接槌石的时候并不只是单纯的挥动手臂将槌石抛出,而是不论抛接,都须内外转动手腕,十指松活有力,以腕关节寸劲发力将槌石抛出,再内旋手腕关节接住槌石。重复以上动作数次,力尽而止。(待续。下期刊发刚柔流唐手古传练功法之“力石、石锭、握瓮、担”)。

上一篇:月亮田煤矿21124工作面内煤层变薄带探测 下一篇:岳飞拳法与姬龙峰拳法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