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

时间:2022-09-07 11:43:46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教学,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知识少,所以大多采用趣味教学和探索式教学的方法。如何在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性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和对小学教学的初步认识,总结了几点促进高效课堂形成的教学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学习效率;积极性

一、教师积极备课,合理安排课堂模式

课堂是否高效和老师的备课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虽然有很强的学习欲望,但是注意力也同样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一个规整、有序、高效的教学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堂重点,从而集中精力进行攻破。因此,老师要积极备课,将课堂重点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做一个规划,并准备几套教学方案,这样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做及时的调整。有备无患,方能百战不殆。

二、丰富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手段

一个好的教学方案,需要一个优秀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其目的,完成高效教学。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学习新鲜事物上也表现出较快的学习速度。但是与此同时,其遗忘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老师要重内容,更要重过程,以不断的记忆刺激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并且通过教学手段的调整来提高他们吸收课堂知识的速度。创新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结合小组学习方法、趣味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等,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利于学生接受,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实践,加深印象。

三、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发展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当中,要加强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反应来推进课堂。而且还要在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这样逻辑思维强的基础课,老师更要让学生步步为营,清楚明白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使得数学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总之,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协调教师、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三者合理、高效地运用到数学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以及应用能力。让小学数学打实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也培养科学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李长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小学,2013(08).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下一篇: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解析与佳作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