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等”新生活运动

时间:2022-09-07 11:43:14

“不再等”新生活运动

专家档案:著名心理学家,情商研究专家,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心理学博士,曾任东方卫视《幸福魔方》节目嘉宾,上海电视台《心灵花园》、央视《心理访谈》等节目特邀心理学嘉宾。湖南卫视大型亲子教育节目《变形计》之心理学嘉宾主持。著有《爱情其实很简单》、《工作其实很简单》等书。

今天,我想提倡“不再等”新生活运动。而之所以跟你推广“不再等运动”,主要是跟我曾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有关。这封E-mail是个美国朋友寄给我的,已经转寄了好几手,写信的人是美国一个女孩,她说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提醒每位现代人要赶快开始生活,千万别再等了。 因为最近她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只剩下半年可活,这时候她懊悔不已,许多心愿一起浮上心头。

她一直想去旅行,可是想想,决定再先等一等;是养女的她老早想找自己的生母,没关系再等一下好了;早该换个男友,也一直拖着没有去做;另外,她也想去做义工,却也决定等到钱存够了再说。于是她把许多事放在一旁,一直在等以后去实现,现在才愕然发觉,似乎已经没有时间让她等了。眼看着自己错过了许多的机会,于是她要求所有看到这封E-mail的人,尽量把讯息传出去,提醒大家要趁着还有机会时好好把握,千万不要等到机会不再时才懊悔不已。

看了这封信,不免让人感慨万分,除了祝福写信者外,也让自己再一次地检视周遭的生活型态。这样“等一下”的声音其实在周遭此起彼落,不是吗? 想出国玩?等退休后就有闲有钱了,现在还是乖乖赚钱吧!想帮助弱势团体做义工?不急嘛,等我六十岁以后再说。想买部新车开?先存钱要紧,以后有更多的钱再说。想开始运动?现在时间不够用,想归想,我看等几年再做。于是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在等待中,很不快乐地消逝了。

不过,我也曾有幸在旅途上,认识一些已经在实施“不再等生活运动”的人。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大陆的前夕,我造访了这颗东方之珠,在六月三十日晚上,我在九龙的街上与成千上万的民众一起等着倒数,我旁边的一位日本女孩很兴奋地跟我说:“好棒哦!要发生了!”我笑了笑问她,什么时候从日本飞来的?她回答:“我刚刚晚上八点多才下飞机,第二天因为还要工作,所以明天一早九点钟的飞机就要回大阪。这样也好,连旅馆也不必找。”我愣了一下,才来香港十二个小时!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来呢?她说:“因为我曾经在香港住过五年,对这地方有很深的感情,我觉得如果可以不向历史缺席的话,那就还是应该踊跃出席。”她接着说:“来了,就变成历史的一部分,不是很过瘾吗?”看着前面的她,我觉得很有感触,不向历史缺席,的确漂亮!

另外,我也想到,在另外一次的旅途上,曾经碰到一位加拿大的男士,他大概三四十岁,他告诉我他已经推掉工作旅行了半年多,我忍不住说:“哇!真是羡慕你,可以放下一切去旅行。”他说原本他也是工作狂,但是在几个月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在做例行体检时,医生突然告诉他有可能得了癌症,需要再做进一步的确认。结果在接下来等检验结果的两个礼拜,是他人生最痛苦的两星期,一时之间心中涌出万千情绪,很多的懊悔,很多的焦虑,很多的担心。他也乍然发觉,以前自己忙于工作。其实都没有真正地过日子。两星期后,医生告诉他,肿瘤是良性的,可以不用担心了。心头重担落下,他想了想,决定跟老板请了一年的假,到世界去走走。因为他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事。

与他道别时,他看着我说:“想做就赶快做吧,别等了。”他说话时脸上那抹神采,现在想来仍令人动容。

美国有心理学家提倡过一个名为《临终告别》的练习,也是在提醒大家同样的观念。做法是请你假想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躺卧在病床上的你,把最重要的亲朋好友一一的请来跟他们告别,这时候你会说些什么话呢?有什么话本来一直想说,却从没有机会表达的?很多人在做过这个练习之后,才突然发觉自己原来有很多事情一直处在“等会就做”状态,但是却从来没有完成过。 临终的时候,你会跟哪些人说什么话呢? 如果很用心的做一个《临终告别》练习的话,相信可以帮助理清生活中的优先顺序。

我们不一定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要去面对死亡,面对因为“一直等”所造成的遗憾。 事实上,你我都该常常提醒自己,生命本无常,想做的事情就赶快开始吧!谁说做义工一定得等到六十岁?就从现在起,每个月抽几个小时,开始你快乐的义工生涯。

另外,为何非得到退休体力大不如昔的时候,才出国看世界呢?做个计划,该拿的计划不再放弃,从现在起每年都出去走走。运动更不能等,这个星期就开始,要几个朋友把时间订出来,马上就做啦!

不晓得你一直等想做的事情是哪些呢?请利用下面的表格,列出你的不再等清单。

不再等清单

我决定实践“不再等”运动,马上开始进行下面的事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感官训练 早期教育的第一步 下一篇:长假后孩子不愿意上学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