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药剂对华竹毒蛾防效对比研究

时间:2022-09-07 10:47:28

无公害药剂对华竹毒蛾防效对比研究

摘要无公害药剂对华竹毒蛾防效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3%高渗苯氧威乳油1∶2 000、30%松脂酸钠乳油1∶500或1.8%阿维菌素乳油1∶800倍液喷雾,对华竹毒蛾具有良好的防效。

关键词华竹毒蛾;无公害药剂;防效;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763.757.2;S4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184-02

华竹毒蛾(Pantana sinica Moore)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dae),为害毛竹、刚竹、淡竹、红亮竹、哺鸡竹等竹类,是重要的竹类食叶害虫[1-2],幼虫取食竹叶,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光,使大片毛竹林被毁,受害轻时,竹笋显著减少,直接影响竹林的发展。为此,特进行几种无公害防治药剂对华竹毒蛾防效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渗苯氧威、松脂酸钠、灭幼脲、吡虫啉、阿维菌素等7种药剂。

1.2试验地概况

华竹毒蛾原本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流域,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在安庆市潜山县局部竹子产区发生危害。试验结合华竹毒蛾的防治,在安庆市潜山县水吼镇和天柱山镇设立了35个试验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100 m2,涉及35个发生小班,总面积41.8 hm2。各标准地情况见表1。

1.3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于2004年和2010年进行,试验共设35个处理,各处理药剂的剂型、使用浓度和施药方式见表2。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标准地确定后,进行虫情详细调查,在标准地内选择3株标准株,清点标准株上虫口数。防治施药后,为了保证调查数据可靠性,防止死亡幼虫落入林下难以清点,将林下杂草杂灌清除,铺上塑料薄膜,清点死亡幼虫数,连续观察7 d,统计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累计死亡幼虫数/防治前活幼虫数×100

2结果与分析

各药剂处理对华竹毒蛾的防效调查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7种药剂对华竹毒蛾都有非常好的防效,且不同浓度,防效表现出较大差异。根据施药成本及对环境的影响,总结出7种药剂防治华竹毒蛾有效施药方式(表4)。基于竹林中竹笋可能采集食用,建议采取3%高渗苯氧威乳油1∶2 000或30%松脂酸钠乳油1∶500或1.8%阿维菌素乳油1∶800倍液喷雾,不建议采用喷烟方式施药,因为喷烟方式施药药液飘移严重,对非靶标昆虫影响大。

3结论与讨论

结合2年的防治实践,对于华竹毒蛾的防治,建议采取精确管理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3]。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发生期和危害程度,对于不同的危害程度和不同的发生期,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治。华竹毒蛾卵集中产于竹杆下部,多在竹杆下部及基部化蛹,可以采取营林措施,清除林间地面枯枝落叶,破环其化蛹环境,采用人工刮卵灭茧。保护与利用天敌。华竹毒蛾寄生蜂种类较多,注意加以保护。在华竹刚蛾发生不重时,尽量不施用农药防治,可以使用白僵菌防治控制虫口上升。药剂防治上,幼虫3龄前抗药力弱,在此期间抓紧时间防治,以免产生危害[4-6]。

4参考文献

[1] 储永东.竹食叶害虫及其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刊,2005(9):29-30.

[2] 李旱顺,廖小平.华竹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5(2):23-25.

[3]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4]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EB/OL].[2009-03-13].http://www.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220105.

[5] 魏侯.华竹毒蛾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84(1):6.

[6] 徐天森.华竹毒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85(1):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4种药剂防治稻曲病效果对比试验 下一篇:吉林省蔬菜与水果中滴滴涕残留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