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常态”尚需努力

时间:2022-09-07 10:08:06

自今年5月份,首提“适应新常态”,“新常态”堪称今年以来最热的经济关键词。

10年来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7.7%、7.7%、7.4%。中国银行在12月2日最新的报告中预测,2015年中国GDP将增长7.2%。中国正在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与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说再见,这次,是真的回不去了。

经济低速增长,是否就是“新常态”?“新常态”的含义,显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自金融危机以来,过去30余年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个领域,很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

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增长面临趋势性减缓;政府和市场边界不清,公权力过度介入市场,导致寻租腐败猖獗;贫富分化加剧,国富民穷,国进民退,国强民弱,内需不足;社会流动性缺乏,各阶层之间出现“板结”、“固化”;社会基本伦理道德、人文价值观体系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遭到严重扭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危机频现;雾霾锁城,生态被破坏,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频发;公平正义不足、社会矛盾加剧。

换挡的目的是爬坡。而我们经济最大的“坡”是缺乏效率、结构失衡。在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结构,是关系到能否进入“新常态”的核心问题。

要走向“新常态”,就必须走出GDP的迷思,不能再重复GDP增速一下降,就采取“强刺激”措施的老路。经济学泰斗吴敬琏近日就发表演讲,认为在经济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如果用大规模投资去拉动经济增长,一方面会带来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会造成宏观经济杠杆率过高,经济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增大。是一种“不智之举”。

要走向“新常态”,经济结构必须调整。“新常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是要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数据表明,从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201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至46.6%。

要走向“新常态”,也要更多地依靠内需。而“谁在消费”、“如何消费”是关键问题。11月23日,央行两年多来首次调整基准利率,降息可能让更多消费者出现在商场里,这种“撬动效应”,表明中国的“微调控”更加注重“消费经济学”。“当内需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拉动力,关注消费端,增加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让生产适应消费才能盘活更多经济存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帆教授认为,如果是进入真正的“新常态”,那么人们每天醒来看见的天空都是“APEC蓝”;人们看病不用都去协和医院排队,可以去私立医院;地方官员最喜欢干的事情不是晚上和资本家吃饭,招商引资,而是去养老院看望老人……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趋势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比重提高,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就业和节能降耗等指标好于预期。但在换挡期,要转变增长动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造成的过剩产能,防范债务危机,诸多问题也在考验着中国经济。

“新常态”正在显现,中国经济“从大到伟大”的未来,我们仍需努力。

上一篇:如何看待21世纪的公平与效率 下一篇:2014在线教育“死亡”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