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缺失的归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9-07 09:59:13

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缺失的归因分析与对策

[摘 要]分数问题解决的教学,一向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仍然是教学中的难题,依赖套路显然不提倡,“解决问题”的教学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它应该与计算、概念及其他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建立“标准量”的概念,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加强练习,是掌握解决“分数应用问题”方法的保证。

[关键词] 理解意义建立概念掌握方法

一、缺失

关于分数问题解决的教学,一向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老师们关注到了,教育专家们也关注到了,教材也做了不少的修改并在教参上做必要的教学指导,但现实告诉我们,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没有提高,甚至可以说不如实施老教材时学生做的理想。应用题结构没有了,数量关系模糊了,有些学生连一步计算的分数问题解决也不会了。

二、归因

1.教材的分散编排。《标准》立意要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没有把“应用题”作为单独的教学单元列出来,分数应用问题也如此,而是分散编排与计算融为一体(单元标题分别为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就象张天孝老师提出的质疑:这样分散编排是否不够系统,以至难以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形成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另外应用题过分强调“现实问题情境”,是否会忽视各类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践证明张天孝老师的猜测不无道理[1]。

2.课堂教学模式的偏颇

分数应用题教学模式历来有之,至今仍有老师遵循这样的模式:读题――找关键句――找单位“1”――选择方法。为了便于说明这种教法的具体内容,先举两个例题:

1、五年级有女生210人,女生的人数相当于男生的 。女生有多少人?

2、五年级有女生210人,恰好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有多少人?

这种教法有几个要点:第一,找“关键句”。所谓“关键句”就是题中含有分数的那个句子,如例1中的“女生的人数相当于男生的 ”,例2中的“恰好是男生人数的 ”。第二,找单位“1”。找到关键句以后,就在这句里找单位“1”(或整体“1”)。怎样找单位“1”?有三条规律:

(1)“是”字法规律:是、相当于、占、比等词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如例1中的“女生的人数相当于男生的 ”男生人数就是单位“1”。

(2)“的”字法规律:“的”字前面的数量是单位“1”。如例2中的“恰好是男生人数的 ”,“的”前面的“男生人数”是单位“1”。

(3)“补充法”规律:有些句子省略了一些词,上面两条规律无法适用,就得考虑把句子补充完整,这样就可以用上述两条规律判定单位“1”。如:“ 一令纸有500张,用去 ,用去多少张?”这里“关键句”中没有“是、相当于、的”等字眼,就要把这句话讲完整,即用去一令纸的 ,这样“一令纸”在“的”字前面,就是单位“1”。

3.选择算法。单位“1”的数量已知,用乘法;单位“1”的数量未知,用除法。

也有老师重新探索教学模式大致是这样:情景导入――数量关系――呈现算法――明白算理――巩固练习。如:

人教版六下第17页解决问题例1: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读题。说说你有什么感想?(2)哪一句话告诉我们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4)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巩固练习。

以上教学教师试图突破原来程式化教学,但各环节轻描淡写,平均用力。其实暗示学生记忆此题的类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的量已知用算术法,单位“1”的量未知用方程法。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分数问题的意义,对数量关系的掌握也是靠记忆,而不是理解内化。过一段时间,若忘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同学可能就不会解决了。

三、对策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学习“分数应用问题”的前提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大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在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比较之下,分数概念比整数概念更加抽象,更加难于理解和掌握。从心理学的角度、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来分析,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还缺乏感性知识经验的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实例几乎找不到。二是智力活动必须经过先分配后结合的双重智力操作。例如, 这个分数,学生要先在头脑中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然后结合其中的3份,这样才得到 。因此,我们在教学分数的应用题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为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习《分数应用问题》后的一次练习中,100的 是多少?有少部分学生在这100× 、100÷ 两个算式中徘徊,举棋不定。于是我要求他们画图来表示 ,学生都能很好的画出来,如下图:他们还能说明白 表示把单位 “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于是我再给出100的 是多少?学生还是不知道,于是我又写:把10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他们又很轻松的用100 ÷ 4=25,我明白了,原来学生在除法与分数之间无法链接 ――分数源于平均分,有关分数的问题解决又源于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时,我要求学生把10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同样利用已画的图形来比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100的 是多少?与把10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是一样的。求100的 是多少?也就是把100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算式是100 ÷ 4 × 1=25这是用整数的方法解决,如果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就是100× =25这时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比较透彻比较深入。同样求100的 是多少?先理解题意,把100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100 ÷ 4 ×3也就是100× 。老师因势利导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人为的一种规定。但学生似乎在这种规定背后已找到理解的支点――问题解决

分数意义 除法,使它们三者之间形成知识链,而不需要死记硬背。然后再让学生做“一个数的 是25,这个数是几?”学生就不会在猜测中去完成了。联系以上图形理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1份是25,那么4份是25 × 4或 x=25” 。然而学生解决以上谈到的第17页例1分数乘法问题或第37页例1分数除法问题,就不需要去记类型,套模式。

2.建立“标准量”的概念,是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关键

分数应用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解决更是难上加难,不管优等生后进生普遍感到困难。原因可能有:一是缺乏解题的思路与技巧。例如:学校买来彩色粉笔120盒,比白色粉笔少 。白色粉笔有多少盒?学生不知从何想起,凭感觉列式120×(1+ )。其实象这类稍复杂的问题,我们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方程去解。而不能依赖套路死记硬背。在解题思路上要给予指导。(1)把谁看作标准。(2)比标准多还是少。(3)在标准上叠加还是从标准里减去。二是缺乏相应的知识――什么叫“标准量”?标准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标准量的学生少之又少。我们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1)老师比XX同学高,XX同学比老师矮。分别说说这两句话分别以谁为标准为什么?老师比XX同学高,以XX同学的身高为标准(象把尺子)来测量老师的身高,结果高出了这个标准。反之,XX同学比老师矮。以老师的身高为标准(当尺子)去测量XX同学的身高,这位同学的身高就低于标准。(2)苹果比樱桃大,樱桃比苹果小。(3)桌子比椅子高,椅子比桌子矮。(4)XX同学比XX同学胖,XX同学比XX同学瘦。(5)陈老师比XX同学高,陈老师又比姚明矮,同样是陈老师一下子说“高”一下字说“矮”这又是为什么?(6)XX人长得漂亮,XX人真胖,他们有标准吗?你怎么理解?让学生明白,表面上看没有标准,其实心中有标准。就象你们一生下来,就伴随着标准长大,一出生要测量、过磅你是否健康。过一段时间要体检你的身体状况,其实这一切都与标准有关。在大量的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明白标准的意思,建立“标准量”的概念,再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学生就轻松多了。象以上例题,学生知道白粉笔是标准量,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在标准里减去一部份就是彩色粉笔。即白粉笔-白粉笔的 =彩色粉笔或白粉笔×(1- )=彩色粉笔。学生在理解什么是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方法的指导――先确定标准,再在标准上加加减减就可以了。

3.加强练习,是掌握解决“分数应用问题”方法的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有3条主律,练习律就是关键的一条,它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一个叫应用律,即一个已形成的可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得到加强;另一个叫失用律,即一个已经形成的可变的联结,如不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特别是分数应用题无论从理解、巩固、运用等各方面考虑,做练习题是必需的,在一定程度上学数学也是“做数学”。而数学学习主要是一种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如果学生迫于时间、任务等的压力,进行机械重复模仿的练习,谁也无法保证“油多不坏菜”。因此我们尽量避免无意义的练习,应设计有层次、有趣味、有思考价值的习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分数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善于应用分数的意义、运算、及其他基础知识、生活基本概念(标准)等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回归本源,使学生真正找到理解数学的支点。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张向葵主编

2.《新思维数学教学研究》张天孝主编

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奠宙 陆志平主编

4.《松子评课》宋淑持主编

上一篇:英国历史课程教学及启示 下一篇: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