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中部山地植被典型

时间:2022-09-07 09:13:43

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在湖北西部边陲,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这里属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随海拔的升高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3个气候带,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又由于其气候时空变化较大,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说。在垂直气候带的影响下,神农架群山从山底到海拔3106米的最高峰神农顶,植被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带状分布的特点。

神农架植被的垂直分布模式是“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 清晰、完整地表现了我国中部山地植被,是我国中部山地植被的典型。

海拔9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代表性的植物有青冈林、青稠、曼青冈、巴东栎、水丝梨、黑壳楠等。亚热带成分占很大比例,樟科、壳斗科是主要成分。

海拔900米~1500米之间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植被类型主要含有石栎或巴东栎、曼青冈、水丝梨、鹅耳枥、亮叶桦,樟科常为重要组成种类。

海拔1500米~1800米之间为落叶阔叶林带。组成此带的主要树种有米心水青冈、巴山水青冈、亮叶水青冈。

海拔1800米~2400米之间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树多为落叶树,如山杨、红桦等。混交的针叶树种中,下部为华山松、油松、铁杉等,中部有秦岭冷杉、青杆等,上部则有混交的巴山冷杉、圆柏等,有时也见到小片纯针叶林的群落。

海拔2400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带。这一高度生长着较好的巴山冷杉,林冠整齐,结构相对原始。其中混有红桦、扇叶槭等,林下常有杜鹃、茶子,有时常有箭竹侵入。

冷杉林带上线不是神农架山顶森林的上部极限。在大神农架顶部周围有冷杉分布,在此带中,也有块状的密集成丛的杜鹃属植物分布,或大片的箭竹灌丛和野古草草丛分布。这些是在冷杉被破坏之后形成的。

我国植物学家最早在1922年赴神农架和兴山采集的是钱崇澍、陈焕镛和秦仁昌,而后陈嵘、王战、刘瑛、陈封怀等人先后对神农架植物标本进行了多次采集。大量而较全面的植物考察当推1976、1978年的神农架植物资源考察和1980年的中美联合考察,不仅采集了大量的标本,而且开展了对有关植被的研究。

上一篇:梵净山中亚热带的原生植被 下一篇:长白山植被从北温带到北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