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的制度思考

时间:2022-09-07 08:36:07

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的制度思考

摘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联合军事人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在培养理念、法规和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进一步发展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提出了加快理论研究、健全法规政策、整合培养体系、培育联合文化等若干构想。

关键词:军队院校;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制度

联合军事人才是随着军事高技术发展,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着重强调人的联合素质的一类军事人才范畴。就我军而言,它不仅包括精通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联合指挥人才,还包括精通联合作战谋划的联合参谋人才和熟悉新技术新装备的联合保障人才,以及深刻理解国家各层次战略,熟悉政府各部门运作方式,善于协同军队和地方的联合人才。

现阶段,全军部队和院校着重加大了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力度,采取选学送学、在职培训、交流任职、轮岗锻炼和出国留学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院校培训与部队实践并重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做法为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提供了富有成效的制度保障。但相比较西方主要国家的军队而言,我军在联合军事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差距。

1 当前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军队建设思路清晰,但联合培养理论不足

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任务和重大举措等等系统的理论成果,为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思路。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思维局限、作战理论创新、信息化装备研制与配发、指挥系统改进、体制编制等因素制约,我军的联合培养理念仍然相对滞后,相关的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理论尤其是系统专门的研究成果仍旧不足,并缺乏相应的学科设置。

1.2注重顶层设计,但联合培养法规制度缺乏

我军着眼于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联合军事人才的重要需求,积极贯彻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不断深化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官兵学历层次提升明显,大力加强各级干部培养交流,不断拓宽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途径。但与外军对比,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法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选拔晋升、考核任用和奖励激励等规章制度。

1.3坚持院校先行,但联合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军委按照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院校先行方针,对院校体制编制进行了调整改革,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院校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军新型院校教育体系的基本成熟。虽然我军在通过院校教育培养联合军事人才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包括领导机构、联教联训、交流任职等在内的联合培养体系仍不完善、联合培训内容仍不系统、联合培训过程仍不连贯。

2 创新发展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制度的举措

当前,人才匮乏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部队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明确联合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方向,形成一个院校联合教育与部队岗位锻炼衔接、以军事教育为主导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立体格局。

2.1加强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制度的顶层设计

新形势下,必须认清未来我国可能面临的战争威胁,转变作战观念,把强化大规模联合作战意识作为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首先要确立四种科学的培养理念:一是强化信息主导理念。信息是引领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主线,三军一体的指挥控制系统、互联互通的网络通信系统、全方位全天候的侦察预警系统、精确定位的导航系统以及战场信息分发系统等构建起高效的 C4ISR 系统,要求联合军事人才必须以信息化培养为主导。二是联合培养理念。联合作战是在陆、海、空、天、电、网的五维战场展开的多军兵种共同实施的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整体对抗,其兵力运用、指挥手段、行动方式均具有鲜明的联合特征。这就必须整合利用军内外各类培养资源,建立多方合作、优势互补、稳定高效的联合培养机制。三是超前培养理念。要遵循人才先行的规律,以新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实战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用发展的眼光谋划问题。四是开放式培养理念。通过加大军内、军地交流学习力度、选派优秀军官出国留学、开展与外军交流性联合演习等方式,加深军官对世界先进军事思想和文化的了解,培养其战略视野。

2.2健全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的法规体系

相比美军而言,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制度在法规体系建设上仍有较大差距。美军联合职业军官培养的法律法规主要由美国联邦法律、国防部法规、军种条令条例、参联会主席指令和各类联合出版物等构成,形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首先,要明确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组织管理、培训模式、保障手段等等。其次,建议制定出台其它相关的配套法规,明确联合培养中院校、基地和部队的主要职责,联教联训模式、联合训练大纲和联合课程的审查评估流程、教员学员构成和比例等等。对联合军事人才的选拔、晋升和使用等制定鼓励性规定,吸引优秀军官积极参与联合性培养。

2.3搭建科学合理的联合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跨度大、参与单位多、复合程度高等特点,基本上排除了依靠某一院校、基地或部队单独进行培养的可能。这就要求广泛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全军院校、联合培训基地和作战部队之间的合理分工协作,最终形成从基础培养、分军种接力培养,到跨军种交叉和综合培养的衔接紧密、内容连贯、全程培养的科学联合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参照美军设立联合参谋部的做法,在总部设立全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领导机构,专门负责全军各级各类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工作,确保统一领导。二是要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我军院校体系,合理区分教育任务。三是要优化体制编制结构,建立联教联训的一体化培养机制。尽快对相关部门进行合并重组,打破当前我军各院校、军兵种教学训练基地和作战部队之间的壁垒,建立健全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编制体制。四是进一步加大军官交流任职力度。加大军官在部队、院校、基地等部门之间的交流任职,并颁布相应的如晋升等方面的鼓励性法规政策。五是要搭建军民共育的培养机制。当前,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部分领域,在培养理念以及许多关于培养、晋升和淘汰的做法已经远远领先于部队,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直接引进教育资源,学习先进做法。

(四)将联合文化建设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联合文化主要包涵联合知识、联合意识、联合思维和联合价值观,是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联合战斗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军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构建我军特色的联合文化更加紧迫。首先,要加强联合知识教育。在培养军官熟练掌握本军种作战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进对其他军兵种的作战条令和兵力使用原则的了解。例如,美军根据国防部《训练转型实施计划》指示,制定了联合知识开发与散布能力、联合个人培养计划和联合分布式学习计划等内容,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其次,要大力加强军官联合意识培养。帮助军官树立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战斗作风的养成,具备本能地从联合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第三,广泛交流营造联合氛围。通过换岗锻炼,任职交流,组织各级军官在军政之间、指技之间、作战部队与兵种部队及科研院校之间交流任职,为中高级军官尤其是后备联合军事人才提供外出留学、参观见学、参加联合训练和联合军事演习、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等机会,加大交流学习力度,营造军队人才流动联合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向东.美军军官职业教育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希元.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步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周违;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05;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单位:军事经济学院训练部实验中心工程师。

上一篇:易班:学生网络社区互动新平台 下一篇:浙江省遂昌县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