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实际引领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07 08:27:47

以学生实际引领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任教班级的实际,在因材施教、游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大胆地作了一些尝试,旨在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探索教学改革新路的同行们谋得一点借鉴。希望笔者的观点能对现行的英语教学发展有所启示、有所裨益。

关键词:有效学习;因材施教;游戏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31

反观一直以来我们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厌烦乏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基础较差的孩子更会出现厌学、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

那我们怎样改进初中英语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呢?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上,大胆地作了一些尝试,以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的共勉。

一、因材施教――调整课堂教学中的难度及容量

笔者所任教的初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面对这样的生源,如果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盲目提高教学要求或是单纯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难以找到成功的快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自然大打折扣。

为此,笔者首先在教学的内容上作出调整,重点攻破基础知识和基础语法的训练,对于教材中的一些较难的知识和教学步骤先作出大胆的舍弃,例如九年级下学期学习过去完成时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笔者会大胆地把课文中的教学内容舍弃,而是把省下来的时间简要地给学生介绍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和在中考中的考法,并和现在完成时、宾语从句作一定量的并联练习,以巩固学生对这三种语法考点的记忆。

其次,对语法点的讲授笔者会更侧重于该语法点的考法,使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笔者还会故意向学生 “泄露”考试的内容,一方面是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我会在第二天的课堂小测中重现所“泄露”的考试内容,当学生的得分率因此而提高的时候,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回来了,笔者所要强调的知识点也能因此而得到巩固。

二、游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

新课程理念之下的教学,强调的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探究中进行认知和获取知识。现行的初中新教材内容新颖、幽默,把课堂游戏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方面是符合了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以上理念。如果把语法知识的学习看作是基础概念的构建,那游戏就是这些概念的综合运用。学生把语言知识用在游戏当中,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中理解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开展不同形式的游戏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名词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大声小声(louder and quieter),打老鼠(beat the mouse)、“what is missing”等游戏形式。当教有关身体不舒服的英语单词时,笔者会让学生玩大声小声的游戏:先让班上一位学生A到课室外等候,然后让学生B收藏好笔者事先准备的写有身体不舒服的英语单词卡片,如“headache”,再让学生A到课室内寻找然后卡片,在寻找的过程中,全体学生要不断的朗读“headache”,学生A越是接近学生B,学生们朗读的声音越大,反之声音越小。在游戏中,学生们不但能不断的得到口语练习,而且学得轻松愉快,而愉快学习就是一种有效学习。

三、积极鼓励――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在游戏的过程中,笔者引入了分组竞争的机制,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组内成员表现的优劣将决定本组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初中学生总希望别人感觉自己聪明,在竞争的过程中,他们会力争不犯语法等知识性错误,并努力发现和纠正别人的错误。而这个过程就正好是强化知识的过程。

对于在游戏中表现优秀的同学,教师当然要给予表扬。而对于那些表现不太理想,甚至令全组输了的同学,笔者也会对他们说“very good”,“还差一点就成功了,再努力,下一次赢的肯定是你!”。这些鼓励的话语既是对他们在游戏中努力表现的肯定,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信,是使其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在精神鼓励的同时,笔者还采用了一些物质激励的手段。笔者为学生制定了一套奖励机制,如能主动回答问题的便可获得一个“好”,单词默写全对的、单元测试合格的、成绩优秀的都能获得相应的“好”和“优秀”。当学生凑足一定数量的“好”或“优”的时候,就能换取不同等次的学习用具。正所谓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手抓。通过这样的方法,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和成就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还能促使他们相互督促、帮助,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自主学习――外语教学在课堂外的有效延伸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引导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以有效巩固课堂知识,也能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外语学习的有效性。

1. 激发学困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那如何激发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呢?英语课堂上,笔者尽量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更有兴趣参与下面的学习。对学困生,笔者更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提示;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其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此外,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课堂上笔者尊重学生的任何意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即使看起来是十分幼稚的问题,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而是尽量找出其闪光点,让他们敢于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通过上述的游戏教学等手段,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2. 注重方法指导,帮助中等生突破外语学习的困难

中等生是学生中比例最大的一群,他们具有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但却往往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他们想学但又不懂如果学,这是他们在自主学习当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也是他们在外语学习中难以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长久下来还容易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因此,对于中等生,笔者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外语知识体系。

例如,笔者在刚接手任教现在的班级时,就用了三堂课和学生分享记忆单词的方法。如“四到法”(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和“音标法”,注重单词按音节边读边写,提高英语口语训练的同时,增强单词记忆的有效性;“联想法”和“构词法”,注重单词的有效扩展和系统记忆。实践证明,我现在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在单词记忆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 分组开展“合作式”的互助学习,鼓励尖子生当学生的“小老师”,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取步的目的

对于班上的尖子生,笔者对他们要求更高。笔者注重他们培养自主管理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和中等生、学困生结对,分组开展“合作式”的互助学习。笔者把学生按照他们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等因素,混合分成四至六人一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竞争力。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尖子生肩负起组内“小老师”的责任,他们要分配好每个组内成员的任务,如组织、指导组内同学开展合作式学习,带动后进生和学困生积极参与、安排同学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等。在合作式的互助学习过程中,尖子生始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既充当了“小老师”的作用,又在助人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九年级教学中,笔者尝试了让学生分组开展收集错题集的活动。每次单元小测或考试后,笔者要求学生以拼写型错误、时态型错误、句子结构型错误、篇章脉络型错误收集自己试卷上选择填空、完成句子等题型的错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错题原因,总结规律和解题依据;小组内反复阅读,温故而知错,减少再次犯错的可能性。笔者除了给予适当的指导外,尽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修改错误,互相帮助,让他们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通过这种小组形式的改错题集,让学生互教互学,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采取的一些尝试,以力求实现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有效学习。当中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需进一步加以实践和改进,希望同行们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路翠云.中学生英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5).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石湾中学 516127)

上一篇:优化问题探究 提升复习效度 下一篇: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