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杉碱甲(双益平)治疗血管性痴呆23例

时间:2022-09-07 07:38:34

摘 要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双益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4例VaD患者分为治疗组(双益平组)23例,对照组(脑复康组)21例。结果:治疗组轻、中度患者记忆,认知和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石杉碱甲 血管性痴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5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3月收治VaD患者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均符合:①有缺血性脑血管病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②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大案与诊断标准(CCMD-2)》以及美国精神病学第4版《精神病的诊断统计手册》(DSM-IV)制定的VaD诊断标准;③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文盲

方法:治疗组除基础用药外给予石碱甲片(双益平)治疗,0.1mg/次,2次/日,连续服用12周。对照组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脑复康0.8g,3次/日,连续12周。基础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扩张血管药及他汀类药物。

观察指标:治疗12周后进行MMSE、CDR、ADL3个量表的评定,MMSE检测患者的认知功能(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视空间及运用能力、语言能力等);临床痴呆量表(CDR)检测其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检测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与治疗前比较。于用药前及12周后各检查1次,包括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SPSS软件10.0进行处理。

结 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CDR、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MMSE、CDR、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提示石杉碱(双益平)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出现轻度头晕、腹胀和胃部不适,未停用药物,对症处理及观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症状,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讨 论

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在我国占老年期痴呆的30%~50%[1]。研究表明,老年性痴呆不管由何种原因引起,其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Ach)含量均降低,胆碱能系统在痴呆病程中至关重要,脑局部乙酰胆碱水平下降会引起记忆、学习等认知功能减退的痴呆表现。这为乙酰胆碱酶抑制剂治疗VaD提供了理论基础。

石杉碱甲是高效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脂溶性高,分子量小,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内乙酰胆碱酯酶具有强效抑制作用,明显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石杉碱甲具有多靶点作用,还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抗细胞凋亡等途径对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对多种实验性记忆损害均有改善作用[2],进入中枢后较多分布于大脑的额叶、颞叶、海马等部位,可增加神经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其治疗中老年记忆减退和各种类型痴呆的疗效已被临床证实[3]。这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治疗VaD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提示,石杉碱甲片(双益平)对于轻、中度VaD患者的认知功能、生理自理能力方面有显著改善作用,并能减轻痴呆程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VaD药物。

参考文献

1 李风鹏,郑健.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084-1085.

2 王来栓,周瑾,邵肖梅,等.石杉碱甲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智能缺陷的实验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42-45.

3 王炜,三鲁宁,周波,等.石杉碱甲对轻度认知损伤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9(8):23-25.

上一篇: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 下一篇:自发性气胸35例外科治疗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