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不影响他人

时间:2022-09-07 05:05:44

因摆摊而出现的中外不同景象,应该是一个理念的差异。

摆摊大概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谋生方式,三五种商品一字摊开,就算开张了,赚多赚少不论,买卖是做起来了。前几年到肯尼亚、埃及和南非这些国家,听当地华人说,非洲人原本连摆摊都不会。后来中国人来这里谋生,看到大街上空空如也,想起家乡赶大集的情景,既方便又热闹,而且不用交任何费用,就开始在路边摆摊卖一些生活日用品。起始,只有中国人买地摊上的东西,后来当地人觉得好奇,有时候也顺手买点小东西回家。天长日久,摆摊做生意挣点小钱养家糊口,便成为当地华人的主要收入。到了后期他们把大量的中国货运到非洲,再加价卖给非洲兄弟,摆摊已然发展成为一种暴利行业。很多华人因此富裕,并抛弃了风吹日晒,露宿街头的地摊生意,开始转向投资或者以货易货的国际贸易。这样,原来被华人挤得满满当当的街头又闲了下来,出现摆摊空当。于是,耳染目濡华人摆摊多少年的当地人,抓住这个时机迅速出摊。在非洲国家的不少景点,都会看到做地摊生意的当地人。他们做生意的样子很是生疏,甚至有些笨拙,把自己要出售的东西举在手上,面露笑容,买不买无所谓,卖不卖也无所谓,像是在做一种游戏。

我对这些在路边游动摆摊的当地人很有好感。他们没有急赤白脸的那种迫不及待,可以讨价还价,拿在手里不要了就放下,绝不强买强卖,甚至出现破损也不会被要求赔偿。非洲经济状况相对落后,商品意识淡薄,加之人稀地广,需求量小,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生存状态。

在一些国际化大都市其实也有不少摆地摊的,而且都是在我们认为不可能的地方明目张胆地摆摊。如英国伦敦的白金汉宫旁边,就有摆摊卖东西的,我还在那里花两英镑买过一个威廉王子结婚的纪念瓷盘。在人流如织的悉尼歌剧院摆满了喝啤酒吃快餐的桌子板凳,还插着遮阳伞,看上去与周边的壮丽景色十分不协调。看景的游客流连忘返,醉心看景;休闲的人乐得休闲,聊天晒太阳,旁若无人。大家各得其所,互不打扰,倒也是一幅和谐美丽的街景。

倒不是说看外国人摆摊就是一种享受,而是在想为什么同是摆摊,在国内会出现那么多的争执、冲突,死人的事也经常发生。本人居住的区域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人流、车流巨大。过马路就像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行人争先恐后,大小车辆毫不相让,使劲摁着喇叭往前冲。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一股强大的生力军,那就是每到傍晚必定赶到的摆摊生意人。吃穿用品一应俱全,开始是在路边摆摊,随着阵容的扩大,摆摊队伍向着马路中央步步逼近。高峰时人车巨堵,惟有摆摊人岿然不动,这个路口乱作一团。我常被逼着去转远路,在偏僻的巷子里,摸黑到家。

中国人的哲学是只有大乱才能大治,当这个路口乱到比一个自由市场还杂乱无章的时候,城管出现了。一阵你争我夺的死缠滥打,摆摊的那些人挟裹着自己的物品落荒而逃,城管人员则把“执法车辆”驻扎在马路边,一直坚持到午夜时分。一天,两天,等城管人员看到此地平安无事时,也就趁着夜色撤了。岂不知,摆摊人早就瞅着了,城管一撤他们就迅速摆上,完全是抗战的架势:敌进我退。消停了几天的路口接着人声鼎沸,一片繁荣景象,我不得不再绕道上下班。

因摆摊而出现的中外不同景象,应该是一个理念的差异。我一直反对过分强硬地对待在马路、广场旁边摆摊的商贩。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冒着酷暑严寒,点点滴滴地去挣那点小钱。但是,我又坚决支持有关人员对在公共区域摆摊采取管制措施,在目前这样“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下,乱世用重典是利于维护大众利益的。理念的差异在哪里呢,就是一个简单的在规矩面前如何守规矩的问题。

我经常路过的一个路口处,一位老人每到傍晚就来到路口的一个角上拉二胡,我认为这是一位可以举办独奏音乐会的二胡演奏家。夜幕降临,悠扬的二胡声,穿过嘈杂的城市,让人们的心境一下清净下来。老人一直远离纷杂的人群,用他魅力的二胡吸引着过路人,从不往前挪动半步。路过的人在此都放慢脚步,聆听《二泉映月》,当然也忘不了在老人面前放几个零用钱。我很敬重这位拉二胡的老人,手艺好,守规矩,给人美感也给人力量。希望我们的摆摊人都像这位老人那样,与己方便与人方便。

仔细想想,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难,比如每一个路人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了,还用得着协警吗,交警都可以大大缩编。每一个人都不乱扔垃圾和杂物,自觉保持周边的干净环境,还需要那么多的保洁员吗?每一个在编的工作人员都尽职尽责,满负荷运转了,还有多少活需要临时工去做?把这些人的开支省下了,虽然不能发到每个纳税人的手里,但以国家的名义做一些公益事业更有意义。

马路练摊不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带给社会的却是一种综合征候,靠城管之力无论多么严厉,总是欠缺着我们社会应有的温情与人道,动摇了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经常出现的是城管与摊贩的冲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庞大的城市管理队伍建立起来了,练摊之人并没有因为城管的诞生而消失,他们依然活跃在城市的街道广场周边,只是在讨价还价之余多了些警惕的眼神。

去年年底我去了趟巴西、阿根廷。正逢周日,赶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里斯的自由集市。那天有点热,赶集的人不多,我是如鱼得水,大量地采购了当地的手工艺制品,心满意足。让我更感到惊讶的是这个集市的秩序,摊位井然有序,绝不出位。出摊人穿着讲究,做买卖一丝不苟,温文尔雅,商品当然也是绝对保真。此情此景,让我好一阵感慨。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紧守不影响他人这个底线,做事本分,规规矩矩,摆摊这点小事哪还用得上城管。

上一篇:没有哪个星座“五行缺贱” 下一篇:赏花以清赏为妙,那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