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诱惑 19期

时间:2022-09-07 05:05:40

自2013年起,本土乳制品行业的国际化进程骤然提速。不少国内乳企纷纷与国际知名乳企合作,通过引入战略资本、在海外建厂、收购外资公司等提升竞争实力。

其中,“入侵”中国乳企的海外投资者主要包括如下两类,一是国际乳企巨头,大多以参股、控股的形式进行投资;二是海外专业投资公司或投资基金的战略入股。这两类投资者均会改变被投资方的股权结构。

一,与本土上市乳企合资组建由外方控股或参股的合资、合作企业;二,通过换股的形式,参股或控股上市乳企;三,并购上市乳企的外资控股股东,达到间接控股本土乳企的目的。

a)外资角度

中国乳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本土乳企成长快、回报率高。比如蒙牛、伊利等企业,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年销售额就分别达到500亿和300亿元人民币。海外乳企通过参股可以有效地渗入国内市场,获得更加快捷的市场拓展渠道。此外自 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此举使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更趋合理,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b)国内乳企角度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乳品行业政策导向的转变,本土乳企开始加快布局奶源、国际化进程及企业间兼并重组的步伐。同时引入国际资源,还有助于企业在全产业链战略方面实现均衡发展,并提升产品品质和质量管理,达到国际标准。

长期而言,中国乳业必将与国际水平接轨,并最终成为国际乳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竞争平台不会仅限于国内。预计未来,中国乳业市场将形成几大国际巨头、全国性本土品牌,再加上若干区域品牌的高集中度格局。对国际乳业资源的争夺、国际化进程、借助外力缩短与国际乳企巨头的差距,将成为本土乳业市场未来的竞争焦点。

9月初,本土婴幼儿奶粉品牌贝因美公告称,将接受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 Co-operative)以36.8亿元人民币收购其20%股权的要约,之后双方还将开展一系列战略合作。这是继光明、蒙牛之后,海外乳企、资本与国内乳企的又一次联手。然而随着外资“入侵潮”的持续高涨,业界也出现诸多争议。究竟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对本土乳企而言,海外资本的介入又是利还是弊?

合作时间:2014年2月

RRJ Capital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2014年2月,光明乳业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与旗下的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同RRJ商订原则性框架协议,后者将以现金方式向荷斯坦牧业增资15.25亿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荷斯坦牧业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RRJ持有合资公司45%的股权,光明乳业持股55%。在整个乳业产业链中,奶源建设投资大、见效慢,但对于乳品加工来说却是最重要的基础。RRJ的增资,将有助于光明集团旗下的荷斯坦牧业投资牧场建设、经营与牧场相关的其他业务。

合作时间:2014年5月

Tnuva是以色列最大的食品公司,业务涵盖多种食品的生产、分销与销售,包括乳制品、冷冻蔬菜、禽蛋制品、肉制品和糕点等。目前,该公司占据着以色列70%的乳制品市场份额,并广泛涉足中东、欧洲和美国市场。2014年5月,光明食品集团宣布与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安佰深(Apax Partner)旗下基金就收购Tnuva 56%股权事宜,在特拉维夫达成初步协议。由于Tnuva与光明集团的食品业务多有重叠,预计未来二者将在提供市场、技术交流、产品研发等领域进行合作,此举对双方的共同发展均有益处。

合作时间:2010年11月

雅士利作为国内重要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于2010年11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据该公司提交的资料显示,其主要股东包括张氏国际(52.2%)和全球最大直接投资集团―凯雷(Carlyle)旗下的凯雷亚洲基金(24.4%)。

2013年6月,蒙牛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张氏国际与凯雷亚洲基金分别出售51.3%、24%股份。2013年11月,为符合港交所规定,维持雅士利的上市地位,蒙牛宣布减持13.24%。之后,蒙牛共持有雅士利76.58%已发行股本,仍为控股股东。淡马锡和厚朴基金分别持股6.19%和4.98%。

合作时间:2012年6月

总部位于丹麦的爱氏晨曦(Arla Foods)是全球第五企,拥有近150年乳制品生产管理经验。2012年6月,该乳业巨头宣布以22亿港元入资蒙牛,持股5.9%,成为继中粮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并参与实际运营。

从长期来看,蒙牛可借鉴爱氏晨曦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从前端奶源管理到生产质量控制全面“对标”国际乳业,以此增强产品质量和出口能力。同时,爱氏晨曦的海外资源,也可推动蒙牛奶源的国际化。而对爱氏晨曦来说,在蒙牛低谷期选择进入不失为明智之举,将扩大公司在中国乃至亚太市场的影响力。

合作时间:2013年6月

飞鹤国际董事长兼CEO冷友斌于2013年6月宣布,在历时8个月后,已完成对飞鹤乳业的私有化工作。在此次私有化过程中,冷友斌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旗下的亚洲私募股权部门联合,以每股7.4美元现金价格,总计1.46亿美元,公开回购了公司约50%的流通股股份。

之后,摩根士丹利持有飞鹤约20%股权,其余为冷友斌及高管团队所持,其中冷友斌个人占股超过70%。在摩根士丹利的帮助下,飞鹤乳业成功从纽交所退市,完成私有化。该公司希望借此跻身国内乳业并购市场,以扩大其在本土的份额和影响力。

合作时间:2007年5月

美国私募机构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与国内婴幼儿配方品牌商圣元国际达成合作,以66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圣元400万股股票(占总股本8%),并持有至今。得益于此,圣元在随后几年迅猛扩张,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增,并一度占据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榜首位置。

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爆发后,圣元旗下产品亦被查出违规。同年12月,拥有圣元66.7%股权的光力投资公司拿出800万股圣元股份质押给华平。自此,二者关系愈加紧密。截至2014年9月19日,华平持有圣元股票数量为400万股,持股比例6.98%。

合作时间:2014年5月

来自荷兰的乳制品生产商―菲仕兰,以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美素佳儿”和向中国乳企提供配料而闻名。今年5月,辉山乳业称已与该乳制品巨头进入排他性谈判,拟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企业,从事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和销售。

交易完成后,辉山乳业有望大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借助菲仕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整体运营水平。不过,由于目前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已相当成熟,而辉山乳业进入该市场只有两年多,仅在东北地区拥有一定知名度,该公司若想迅速扩大全国市场绝非易事。

合作时间:2014年9月

此次交易中,恒天然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恒天然乳品(香港)增持贝因美约20%的股份,交易总金额高达36.8亿元人民币。根据协议,贝因美与恒天然还将在澳大利亚成立合资公司,制造婴幼儿配方奶粉、基粉等营养粉,并在中国共同投资建设牧场,进行产品的总协议等合作。

恒天然是中国奶粉原料的最大供应商。通过与其合作,贝因美将直接提升乳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及牧场的现代化建设和经营管理能力。对恒天然而言,则可借此拓展本地市场与渠道,提升本土化水平。

上一篇:首富与他的城池 下一篇:水涨船高 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