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珠术

时间:2022-04-22 06:03:42

我虽在新西兰长大,却更喜欢伦敦。

伦敦是一座非常有创造力的城市,不同国籍的员工在思维碰撞后催生出新的创意―早已屡见不鲜,一周7天24小时的工作生活节奏也永不让人厌烦。纽约同样为创意之都,但在文化上与伦敦有所差异,两地广告市场不尽相同。

如今,人们热衷于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体验生活,员工的跨国、跨区域流动因此变得更加频繁。三年前,我们曾聘任过一位在纽约生活的委内瑞拉人担任新西兰办公室的创意总监。这样一名来自英美文化背景的领导者与新西兰的创意团队进行合作,最终使当地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显然对广告公司来说,文化多样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管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其挑战显而易见。我觉得更明智的做法是,鼓励并引导一种正向、有益的文化碰撞,以此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标准。

在广告行业,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创造天赋,但热爱创意至关重要。招聘创意人才时,人力部门会首先在网络上寻找他们曾完成的作品并加以评判,然后通过交流了解其兴趣爱好和文化背景。大多数创意人才兴趣广泛,许多喜欢出游。在我看来,如果一位应聘者终日窝在家里面对电视机,他的创造能力也不会太出 众。

具体面谈时,我们会反复切换话题,以此观察应聘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是否具有发散性。同时还会要求他们就一些电影、文字作品及近期实践分享见解,这也是很重要的评测维度。另外应聘者的穿着和交谈细节,也能让我们从中洞察一二。

最近公司在纽约招募了一位创意新人,我把他称为“新种创意人”。他很年轻,待人谦逊,穿着打扮有会计师的感觉,但却非常有创造力。就我个人而言,此类员工就较有吸引力,而那些说话做事咄咄逼人、想法经常不切实际的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此外对创意人才来说,为其寻找合适的环境也很重要,有些人的天赋和才华需要在特定场合下才能被激发出来。举例而言,之前我们曾在伦敦聘任过一位创意总监。此人在当地表现平平,但调职去纽约办公室后,便带领新团队一举夺得年度最佳服务商头衔的桂冠。这是因为,创意人才大多天性焦虑、敏感,缺乏安全感,如果可以在一个他们认为舒适的环境中工作,思维也会变得更加专注。

对创意管理人员进行考核,需要依据不同市场来确定。比如伦敦,只有跻身前三,才谈得上优秀;纽约由于业务量不断增长,需要持续创作出大量极具创意的作品;而若是在规模较小、营业额有限的地区,比如澳大利亚,只要员工能交出优秀作品,也称得上成功。

目前,盛世长城在全球各地设置了8位人才总监。我会和定期与他们沟通交流,以确保所招募的员工都能胜任公司需求。此外,我们也会根据区域市场CEO的性格和类型来配置人才团队,并以此加强人才管理。

那么,如何才能寻找到那些最顶尖的广告人呢?方法有很多,比如从其他同行那里引进、寻找公司的老员工、从专业院校招募毕业生从头培养,以及委托公司员工为我们引荐新人等。广告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昔日以电视、报纸杂志等为载体的广告已让位于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全新广告形式,而今的高校毕业生们是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能将最前沿的想法、思维及工作方式带入企业,这恰好是广告公司最需要的。

年轻人更富有企业家的进取精神,比如脸书、推特等公司就由他们创办成立,他们也更愿相信“Nothing is Impossible”(万事皆可为)。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 杨冠宇)

上一篇:模式与选择 下一篇:覆盂之安 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