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继续教育为企业服务的路径

时间:2022-09-07 03:21:01

探讨继续教育为企业服务的路径

摘 要:本文从高校继续教育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意义和途径两个方面,详细地探讨了高校如何为企业做好继续教育服务,更好地通过校企合作、送教上门来推动高新科技发展。

关键词:教育; 继续教育; 服务;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54-001

探讨继续教育为企业服务的路径,是当前企业和教育机构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1.高校继续教育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意义

(1)为学校自身的发展提供新契机

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上,讲到“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继续教育合作实际上也是一种走内涵方式,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研究成果与社会经济建设脱节的问题,很多高校研究出来的成果不能够及时的转化成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中小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高校和大型企业没能够充分进行科研资源共享等,这种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机制,为广大的企业和高校优质资源打造一个发展的平台,共同进步,在进步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种合作机制,在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的基础上,提高学校的教研水平,为学校走向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动力。

(2)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的客观需求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永远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飞跃式的加快经济发展。当前,我们国家在经济上面临着重大转型的问题,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受到各种阻碍,要想顺利的完成经济上的转型,高新技术的提升是最主要的途径。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在创新技术上的合作还很难,很难形成大协同的体制,究其原因是因为种种利益竞争的问题。一些好的技术创新,往往会成为商业机密,成为获取利益的手段。这必然会导致行业创新发展缓慢。企业要想在创新型社会中不断发展壮大,依靠学校优异的科研资源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与高校进行绩效教育合作,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既可以增加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还可以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2.高校继续教育服务企业的途径

(1)人才协同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是否先进,人才是第一位的影响因素。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才的匮乏。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协同培养是一种企业为核心,学校为辅助的方式。注重企业当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培养。一方面,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招收员工,并与学校沟通建立好培养的计划,提出员工所应有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必须对自己进行准确的把脉,对缺少的技能人才要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课程,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拓宽人才的知识层面,利用当前比较前沿的课程来培养学生。

在培养的方式上可以灵活多变,教师可以下企业进行教学,企业也可以把员工送到学校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校企合作的新局面,从而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企业人才培养和高校继续教育为企业服务的整体体系,也促进了高校教师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通过这种服务,企业可以源源不断的从高校中获取良好的科技人才,学校也可以通过企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了解行业的动向,从而调整自己的招生计划,增强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种非常好的双赢体制。

(2)技术协同开发

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很好的发挥高校教师队伍的行业精英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技术开发中,同样的,学校也可以利用企业的高技术人才参与学校的一些科研工作中,企业与高校可以进行一些高新技术上的协同开发。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行业核心共性技术上我们国家是非常缺乏的。可以通过高校、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形成科研的新团体,整合各家资源,共同研发,推动行业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3)信息协同分享

高校与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合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相互信息共享,企业和高校之间对高新技术的前沿知识掌握的方面不一样,有各自的优势。高校由于所开设的专业比较多,信息比较广泛,对某一种科技的前瞻性要远远好于企业。企业相对比较专一,行业内的一些前沿技术比较敏感,并且专业性比较有优势。信息的相互共享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进步,还能丰富社会的信息资源。

(4)管理协同创新

企业所追求的永远是利润的最大化,这也是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良好的管理可以增加企业的工作效益,提高利润,这已经是企业界的共识。学校在为企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时,因为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事项非常繁多,这就要求院校好好做出管理上的调整,方便与企业的进一步联系与合作。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学习并借鉴企业的管理创新方法,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5)资源协同整合

进行合作的学校和企业两方在资源上的整合是必然的,无论是人力资源和实验设备的共享,都是全方位的。这就需要学校实事求是的分析自身与企业的优点和不足,促使资源能够有效的分享与利用。学校在为企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时候,要贴近企业的优势,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推进企业的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的素质,增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够顺利的共享,为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3.结语

学校在为企业进行继续教育服务时,所涉及的事项非常繁杂,既有人才、技术和信息的共享,还有管理与资源的协同。要想服务好企业,实现共赢,学校必须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才能做到与企业人才共享,保持技术领先,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实现管理与资源互补。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继续教育需要通过企业真正走向市场,以践行实践来取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彦.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5(1)

[2]张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开发路径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

[3]孙晓霞.基于系统论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5(2)

上一篇: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与姿态美 下一篇:论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