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07 01:53:21

大学生就业难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摘 要: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出发,大学生就业难会给人力资本的投资造成影响,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相关资料表明,大学生就业难属于普遍性趋势,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个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合理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如果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多元化,可以减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出发,研究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的影响,希望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39-02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加剧,从1999开始我国大学一直在扩招,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营逐渐向大众化发展,相关资料表明,从2005年开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考研或者考博来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样从根本上又加剧了高学历人群就业难的问题。

1 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分析

1.1 人力资本投资的分类

任何投资都有一定风险,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依然如此。所谓投资风险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具有很大的区别,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①经过一定时间段投资主体的收益达不到最初的投资成本的情况。

②对人力资本进行的投资,最后以另外一种回报的形式,比如说教育投资,对于教育的投资肯定是最后的投资回报是个体的教育水平,而不是最初的投资成本的最初形式。对于这种投资回报利益有大有小,一定的投资回报利益会间接地转化为其他连带的投资影响。

1.2 人力资本投资高风险性的原因

很多情况下这种投资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从其自身的投资特点上看,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高风险性,导致这种风险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失败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上来看,其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其高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个体投资者自身的各方面的因素的投入,比如说是时间、精力及体力等的投入;很多个体成员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往往背后会有稳定的家庭作为其支撑,在个体自身投入时间、精力等的同时,家庭及其成员也付出了同样的精力、时间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投资主体之一。往大了方面说,说到底国家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才之间的较量,现在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各国的人力资源,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的投入,直接成为最大的投资主体之一。

1.2.2 投资客体的不确定性导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

人力资本包括个体所具备的体力、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总和,所有这些因素都与个体能力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关系。人本身对客观事物具有极大的能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潜在的人力资本,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根本目的;倘若没有积极的环境,个体潜在的资本就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换句话说,人力资本投资客体的潜在能力的发挥和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具有极大的关系。

1.3 人力投资的长期性预示着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风险性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说在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在这一过程中牵扯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理念,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等等,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时候无法确定在这投资过程中获取收益的各个因素的贡献度,这给日后的收益分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 就业与就业理论分析

所谓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以获取报酬为根本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其进行细化,我们可以从就业条件、收入条件、工作时间等三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就业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2.1 就业理论与评价

相关的就业理论指出,在市场内部有时候会出现一定阶段的经济失衡现象,但是由于市场自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价格、货币、工资等多方面因素的调节会逐渐趋于平衡,保持就业市场的正常状态。

和就业相关的主要理论有非自愿失业理论、自愿性失业理论以及不足就业理论等,非自愿理论将造失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国民产出的,将解决的重头戏放在政府的干预上,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夸大;而在自愿性失业理论中,认为人们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偏差性是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主张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全依托于市场本身,不赞成政府过多的干涉;对于不足就业理论则认为劳资双方之间的协议对于就业具有极大的影响,这是连接市场和就业的主要的纽带之一,是平衡市场的基础原因。

2.2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2.2.1 初次就业率低

在离开学校需要寻求工作的学生中,正常毕业时间时内能够明确自身工作的学生的数量在全部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我们叫做初次就业率,通过这一数据,我们能够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具体分析,能够及时的了解当前待业中的大学生的数量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得知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率出现逐年降低的情况,这种逐年下降的就业率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2.2.2 初次就业时间延长

大学生初次就业时间比较长,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来看,很多学生将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放得过高,在选择工作上存在一种好高骛远的状态,无法真正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做起,这是导致初次就业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从大学生的外在状态来看,很多大学生的生长环境比较优越,家长过度的疼爱使学生毕业后在家呆着成了一种趋势,没有压力就没有走出去的动力,家庭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当前大学生初次就业时间延长。

2.2.3 就业的极端化

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而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对于当前的大学生的就业也是如此。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存在自身的偏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去条件优越的城市去就业择业,普遍认为比较发达的城市不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较好,更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和机遇,使得大学生就业出现扎堆的极端现象。像北京、上海等发达的一线城市人才济济,而对于比较偏远的地方人才出现极大的缺口。

3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影响

3.1 人力资本投资机构现状

从目前高等学校的就业形势出发,教育投资方式已经不是单一的政府方面投资,市场力量已经参与到人力资本投资中。

首先,按照惯例,大学期间教育应该占总教育经费的八分之一,基础教育投资少于高等教育,导致人力资本的投资数量过大,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教育是接受人群最多的教育所所占的比重要高于其他教育,高等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是人力资本投资最少。

其次,大学教育中职业性教育资本的投入很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受到足够重视,不会出现人力资本投资都会集中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育中。

最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性非常明显,一些法国区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人力资本投入就很高反之,人力资本的投入就会减少。由于区域性很明显,我国的高等学校都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高等教育区域性分布不合理,导致人力资本的投入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2 地域性的高校地区分布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人力资本的投入需要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从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出发,政府控制着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权,由于市场定位存在缺失,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制度的产生。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数量以及规模比较大的地区就业的难度要地狱投资规模比较小的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的一些地区,国家进行多次毕业上的次调查,这些地区就业数量非常高,一些西部的地区就业数量非常低。也就从跟本上反应这些地区人力资本投资高,其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就相对比较低。

3.3 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

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其主要呈现一种金字塔的形状。像美国和日本由于短期大学和学院的数量很多,实现了大众化的教育模式,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而在我国,由于对本科层次的投资比较多,导致大学的人力资本投资不协调,最终人力资本出现中间大两边小的模式,产生本科教育的学生就业比较难的尴尬现象。另外很多企业出现了高学历高消费的现象,导致缺乏劳动力等技能型人才,导致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性失衡,最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3.4 学科结构与专业知识滞后

从人力资本投资与专业结构设置这方面,也存在很多滞后的现象,导致人力资本投资过高,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在最近几年,专业设计方面,人力很多高校出现盲目跟风的形式,大量设置与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导致高校的学生档次下降,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与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很大的关系,就业受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非常大。

4 结 语

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合理性会导致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所以也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用法律的手段推进人力资本投资的正面影响。在就业模式中采用国外的就业模式推广相似,加强就业前的职业生涯教育。同时加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调整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刘昕.高等教育的私人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另外一种反思[J].中国流通经济,2009,(7).

[2] 杨秋乐.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商,2012,(9).

[3] 张宏,郝天资.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现状悖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6).

[4] 冯纪明,吴克明.大学生就业难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4).

[5] 刘欣然,马祖蕾.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歧视对策探析――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J].科技创业月刊,2013,(12).

[6] 杨元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上一篇:小小渔村,大大的海 下一篇: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