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

时间:2022-09-06 11:49:13

项目建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

[摘 要]工程设计在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将工程项目的决策进行实施的必然途径。而且,工程设计又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性、技术性文件。从造价控制的角度来看,设计阶段是关系到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步骤。它不仅对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大小。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运用了现代化的工程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还采用了有效的方式对资源、成本、风险等进行了全面的控制。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项目建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关键词]项目建设 设计阶段 工程 造价 控制

中图分类号:TV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142-01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长期发展以来,工程建设一直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的,其遵循的也是指令性的定额计价管理模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定额管理体系以及相对成熟的规章制度。这些都对我国的工程建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经济保障作用。在我国开展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建设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定额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在不断完善,那些传统的定额管理模式和计价模式,也渐渐无法适应现代建设行业的需求。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工程建设长期出现投资膨胀现象,导致一些建筑工期越来越长,基本的造价成本也越来越高。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为的因素。在建设项目申请立项时,为了保障项目能够快速通过审批,一些建设企业就会压缩建设投资,预留一部分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当建设项目在初期阶段无法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时,就会出现一系列设计上的漏洞,设备和材料的价格也就无法按照市场的行情来决定,主观性较强。

从投资方的角度来说,业主往往不重视对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长期以来,传统工程项目建设模式是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但是这种模式下的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是相分离的。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由设计单位负责,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则是由施工项目的业主负责的。由于传统的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建设工程项目的业主常常忽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而常常过度关注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将大量的人力、资源等投入到对施工图预算的审核、竣工结算等方面。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设计图纸一旦完成,施工单位就必须要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而且,施工单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图纸的内容,采用更加优化的设计方案。

从设计方来说,设计单位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设计方案的技术和安全风险,并不承担投资风险。投资风险的大小一般都是由业主自己承担的。这样就导致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之上,而忽视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这样并不利于建设项目投资的优化配置,容易造成投资浪费。设计人员常常受到传统思想影响,设计的思想也十分保守,使得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得不到实施。工程造价人员则主要满足于计算工程量、计取费用等工作状况,并不在意与设计人员的交流,使得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较为闭塞。

二、项目建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策略

1、爱用有效的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限额设计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依靠项目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概算,设计出合理的概算控制施工图和预算。在保障工程功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下,按照投资限额对各个专业进行有效设计。从而从根本上保障设计工程造价不突破投资限额。设计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要根据业主资金的实际投入情况进行优化设计。按照之前确定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等,对当前的设计项目进行全面控制,有效控制单项工程的造价限额,对涉及方案进行核对修改,最终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然后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限额之内。

2、采用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是实现设计阶段工作任务的重要步骤,也是提升设计质量,保障工程造价合理性的重要途径。工程建设的设计人员必须要树立独立的经济意识,敢于改变重视技术,忽略经济的思想。突破传统的固守旧思想,从根本上防止出现投资浪费的情况。在保障业务和投资方基本要求得以实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工艺程序,对多个方案进行评比,选择出更加有利的设计方案。工程造价人员要及时分析设计人员设计的目的,熟练掌握工艺流程,掌握更加科学精确的方案数据。

3、加强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设计质量的好坏,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会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设计单位要建立一个专业能力较强的设计审查组,小组人员要深入了解各个项目的编制依据,对编制内容进行深入评审,认真核对造价指标,做好互相审查的工作,防止出现重项、漏项和计算失误等低级错误。与此同时,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设计文件做好审查记录工作,共同建立一个过程控制档案,方便对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如果在设计阶段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就要毫不犹豫地提出对设计文件做出修改,如果还没有进行该项的投资,那么就会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在施工阶段发现了问题,该项的投资已经进行,那么不仅要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后续的一切工作都要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造成十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设计审查的阶段,我们就要做好严格的把关,对审查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查找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是否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将问题控制在该项投资之前,尽可能地防止出现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4、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实行科学的精益化管理

设计质量的控制工作是贯穿于项目设计全过程当中的,是每个设计人员都要共同关注的内容。设计单位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能力,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规范,不仅要引导设计人员的行为,还要做好约束管理工作。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在项目立项、任务委托书签订、执行以及总结验收的整个过程当中,都要实施一套完善的监督考核C制。对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并结合专家的专业评审,对项目设计进行严格的把关。

其次,是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质量等进行严格的把控。不仅要求其符合行业的基本规范,还要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在保障安全生产、缩短建设工期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设计,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些因为人为因素导致设计变更等情况,需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5、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设计在项目建设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一种专业知识性很强的工作。设计人员必须要在工作中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不断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主动参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当中,提升设计的整体能力,适应社会对于建筑项目的要求。其次,要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设计单位在参与工程造价的过程当中,需要开展投资估算、预算等工作等来强化内部控制能力。

三、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渗透在项目建设整个过程当中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后来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效果。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突破限额,更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设计产品的整体质量。在保障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浅谈价值管理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J].刘文辉.北方交通.2006(08).

[2]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J].赵宇.门窗.2014(02).

[3] 简述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及控制方法[J].严静.科技信息.2013(24).

上一篇:弧面分度凸轮机械手设计与仿真的分析 下一篇: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对电气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