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蔬菜管理技巧

时间:2022-09-06 08:37:32

早春大棚蔬菜管理技巧

早春气温低,光照弱,气候忽冷忽热,导致早春部分大棚内蔬菜长势减弱、营养不足、叶片发黄、病虫害较多,影响了蔬菜瓜果的产量和品质。此时要采取积极的管理应对措施,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长。

一、合理调控温光。蔬菜设施的透光覆盖物的质地直接影响设施内的光照强度和光质,所以要选用合适的棚膜,在保持原有的温光性能优化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保温、覆盖及墙体材料,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持效期长的棚膜,并注意膜的清洁,延长使用年限,改善透光性能,增加膜体透光性。

白天条件允许的话,要尽早揭草帘、保温被等覆盖物,增加采光。提高棚温同时,可采取临时增温措施合理调控棚内温度,如灯泡、暖气、临时可燃物等,但燃烧物要防止气害发生。连阴天应加强保温,如增加草苫覆盖;在大棚内扣小拱棚,用细竹拱拱起,盖上双层薄膜;在畦内行间堆盖细碎稻草和作物秸秆等,控水除湿。连续阴天后的骤晴天气,要注意揭盖覆盖物时要采取揭花帘的办法,切不可猛然全部揭开草苫,防止光照过强造成作物失水严重引起急性闪苗凋萎。当温度提高后,于中午适当通风降温,并释放棚内有害气体,提高温度。

二、合理追肥浇水。大棚蔬菜施肥要坚持基肥为主,少量多次追肥,视情况配合施用叶面肥的原则,基肥的施用类型和施用量,要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及目标产量而定,在蔬菜播种或定植前结合翻耕一次施入土壤。基肥要充分腐熟。追肥浇水要注意“三看”即:看天、看地、看秧苗。看天:追肥浇水要在晴朗天气进行,若是阴雨天,蔬菜即使稍微缺水或脱肥也应尽量延至天气转好时再进行,以免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不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看地:大棚蔬菜由于其特定的环境对浇水有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很干旱应尽量控制浇水;以地表见干见湿、土壤不结块、无坷垃为好。土表有小裂缝时浇小水,结合浇水施入冲施肥。看秧苗:一般蔬菜定植缓苗期控制浇水,缓苗至初花期结合追肥浇小水,结果盛期要根据秧苗状况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以水带肥,肥水齐攻。

一般每采收一茬果实,要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都要随水冲施一次肥料,每次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或腐熟人粪尿400~500千克,后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三、及时防治病虫。大棚病害多是低温高湿型病害,防治应以增温、排湿为目标,具体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晴天上午先闭棚升温,当温度达28℃~30℃时持续1小时后开始放顶风;中午继续放风,温度保持在20℃~25℃;下午温度到18℃~20℃时关闭通风口;夜温保持在14℃~16℃,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阴天也要在中午短时通风换气。

2.采用滴灌、膜下暗灌技术,防止大水漫灌。

3.利用百菌清、加瑞农等烟雾剂或粉尘剂防治,有不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农药等优点,晴天傍晚施药,防效最好。

4.为防止病害蔓延,要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并带出棚外深埋。对重病株要拔除。

上一篇:果园自然生草的种类与选留原则 下一篇:茶余饭后/田园趣眼/朴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