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06 08:25:25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建筑施工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施工环境不同、工程规模各异以及施工企业行为准则、技术含量、经济实力等的不同,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内容复杂多样,造成施工现场管理的差距和水平不同。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管理措施,以供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等。当前仍有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管理水平低下,施工现场往往杂乱无章,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安全事故、质量问题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质量控制不到位

一些具体项目的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不够完善、现场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少数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也会造成局部的施工质量监管缺失。同时,各种原因,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现场还难以全面普及,现场的大部分管理工作还要应用传统的方式和靠经验来完成,方法落后,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现场主要存在下列安全隐患:部分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按批准的方案进行施工;脚手架、安全挡板搭设、脚手板铺设不够规范;立杆基础不实和地面无硬化,缺乏排水措施;施工工具、材料不按指定的位置而任意堆放;施工现场的安全引导、警示设施不足;高空作业场地安全警示和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施工工作面违规住宿;文明施工措施不足等。虽然形成安全隐患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和制度不够完善;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不重视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条例,管理上贪图方便、怕麻烦,对安全工作存在侥幸心理;思想不重视、制度有缺失促使安全隐患经常存在。

二、做好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搞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靠市场竞争得到,业主或顾客越来越苛求项目的实施质量。因此,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劳动者和管理者在工程项目上直接结合的水平,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进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系统,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搞好现场管理,不单要选好项目经理,还必须建设一个好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职能作用,才能使现场管理工作有一个可靠的组织保证。项目领导班子分工要具体,责任要明确,要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在整体工作和专业分工上要有明确的现场管理目标,这样在规范现场管理上才能形成合力。

(二)强化现场科学管理的意识

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认识,深刻了解现场管理的职能和作用,才能搞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到这种情况,员工素质、科技水平、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其生产效益、工程质量相差很大。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秩序是效率的基本前提,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施工现场管理得当,物料可以节约,人工、材料、设备费用等可以减少,现场不会出工伤事故、质量事故、火灾等事故,可以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强化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是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

(三)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四)做好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其次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措施,。

(五)要坚持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因为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特别是施工材料,种类多,消耗大,哪些材料该进,哪些材料要缓进,进多少,都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动调整。如果让不该进场的进了场,就会造成现场拥挤混乱,不但影响施工的正常秩序,影响到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窝工和浪费。

(六)实现对原材料的科学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 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 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七)加强项目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重视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必须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专门关门管理,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总结: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制定适合企业自己的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实行科学管理, 制度化管理,才能使得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长青《工程现场施工如何管理》[J] .硅谷2009(12).

[2] 曹东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3] 黄天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J] .科技与生活2010(10).

上一篇:工民建墙体质量问题及施工控制 下一篇: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