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时方识己

时间:2022-09-06 08:20:41

“红日东升又落西,人生短暂一首诗。悠悠岁月是。过客,六十感悟不为迟。莫与别人比官大,要比长寿保健体。薄薪守日虽是贫,安康胜过千百亿。仕路走来一路难,今日林下任自己。放眼山水呼云散,野鹤仙踪谁能觅。”这是我年届60退居“二线”后写下的一首认识人生的“感悟诗”。这诗,并非是我退出“庙堂”而情绪消极的感发,实是审视以往,正确认识自己的心态调整,以避免如同一些人那样,退出官位后深感失意,而落下个“退休综合症”的毛病!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要真正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不容易,也不是一下子都能做到的。这里,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人生。自古以来,人们在认识人生上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人生路长”,另一种是说“人生苦短”。实际上这反映出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时对人生的两种不同的感悟:人在年轻时候,谁不想有一番作为!但是,每一次的奋斗、每一次的成功,都来之不易,辛酸苦辣春夏秋冬,无不感到人生奋斗路漫漫;人到老来,便甚感百岁不剩几,望日时不多,再回往一生,也弹指瞬间。功名利禄,往事烟云,深有“人生苦短”之叹!

“人生苦短”,这往往是老人的一种感叹。也是“人到老时方识己”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无论是为官的、为民的,家富的、家贫的,大都会有这种感悟。因为,这种“感悟”,是真正认识自己、真正审视过去,也能乐观地看待剩下的岁月,真正地去享受剩下无多的人生。

人到世上,谁没有在人生场上拼搏过!为名、为利、为官,逐鹿追求,一生不已,哪怕前路荆棘载途,坎坷路险,也是一往无前,拼力博弈。致力为此,付出一生多少精力,耗尽一生多少资源,受尽人世多少煎熬,失去人生多少欢乐!当然,如果你一生正道直走,为事业成功奋斗,为官勤政尽瘁,为富不忘慈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一个人为争名位而不择手段,为争蝇头小利而害人非命,经商诈、做官贪、处事奸、为人私,这种人最终是要落得骂名载道,千夫所指,又何颜于世!

所以,人到老了,方能明白许多道理。人到老年,经历了人生风雨,饱受过痛苦,享受过欢乐,有过成功的喜悦,更有过挫折的苦衷,但回过头来一看、一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是能大有作为的,但是,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奋斗、处事、生活,只要拼搏了,只要付出过,都可以说是成功了的。这里,不能以财富多寡论输赢,不能以官住高低论贵贱,不能以名声大小论高低。惟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做人。做人是人一生的事业,而且是最重要的事业,也是最能为人们所称赞的事业。自古以来,多少达官为官不廉、多少富豪为富不仁、多少名流为名不肖,这能说他们有成功的人生吗?

当然,“人到老时方识己”,这种识己,也不能去苛求自己。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也要宽容。人的一生要和各种人打交道,要和各种事打交道,要在各种环境下打交道,想起以往,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对别人总会有过某种伤害,总会有过某种误会,总会有过某种矛盾,所以每一个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方面的不如意、不称心、不完善,有谁敢站出来说自己从无怀有愧疚之心,从未做过有愧之事呢?但是,只要一个人一生为人正直,处事待人不骄横霸道,不欺诈恶行,就可以立身天地,问心无愧,不需要为自己曾经有过愧心于人的事而过分自责自怨。人到老来,荣辱成败、得失取舍、金钱名誉、人前贵贱,都是过眼云烟。豁达才是最好,宽容才是最善,淡然才是最真。

所以,“人到老时方识己”。这是用几十年光阴换来的“心静如水”的觉悟,更要珍惜。宋朝有一位高僧留下《日日是好日》的千古诗偈,值得我们每日去品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有静闲,才有泰然境界。不知谁说过,好心情是一面洁净的镜子。可不是嘛,只有心情美好,洁净如镜,才能纤尘不染,任凭岁月推移、任凭市俗喧嚣,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开心过好每一天。

“人到老时方识己”,虽已迟,但也不晚矣!

上一篇:做个“新派老人” 下一篇:冬春季节防治肺气肿(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