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插矫形板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时间:2022-09-06 08:14:50

手插矫形板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09年4月起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2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进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痉挛初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ADL能力、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4%(109/118)和79.6%(94/11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手插矫形板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能力、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自制手插矫形板,脑卒中偏瘫,手挛缩,临床效果;

偏瘫患者发生手部痉挛主要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性增高所引起的,是一种以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1]。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自制手插矫形板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研究对于2009年4月起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2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进分为两组,观察组:共118例,男57例,女61例,患者的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为57.8±3.5岁;其中有43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史,有32例患者伴有糖尿病史。对照组:共118例,男55例,女63例,患者的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为58.2±3.7岁;其中有40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史,有33例患者伴有糖尿病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表准

1.2.1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血管病并伴有偏瘫者;②病后满2周;③伴有手部痉挛者;④肌肉萎缩不明显。

1.2.2排除标准: ①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②各种类型的失语; 1.3 方法:

1.3.1实验分组及方法:对于2009年4月起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2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进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并由相对固定的康复师采用Babath、Rood等易化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手板进行牵张训练,患者在24小时内持续牵张时间不少于8小时,仅在可能影响其平衡或安全活动时才能取下。1.3.2 自制手插矫形板的应用方法:将患者的整个手掌及腕部放入模具内,手指分别放到分指块之间的指槽内,使5个手指呈分离状态,保持手指在正确的伸展位,根据手指的粗细及痉挛程度,调整尼龙搭扣的松紧程度,并随着痉挛状况的减轻,逐步将尼龙搭扣调紧。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中的手指评定部分对患者的手部功能进行评价;ADL能力测评采用Barthel指数;对于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评价时主要根据神经功能评分,当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大于90%以上为痊愈,若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在45%-89%之间为显效,若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在20%-45%之间为有效,若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小于20%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ADL能力、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DL能力、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比较

3讨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早期应用本院自制的手插矫形板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的治疗效果。

本院自制的手插矫形器具有很大的优势:(1)患者角度分析:因为是便携式,随机性好,可在夜间和休闲时使用,能保证足够的使用时间,有利于取得好的预防、矫正效果,对防止偏瘫的"钩形手"十分有用。该手插矫形板的固定带可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而任意调整,还可以在睡觉时配戴,比较舒适,效果较好[5];(2)家属角度分析:对患者家属来说,照顾住院的亲人在人力与经济方面一直都是沉重的负担,手部模具制作方法简单,费用较低,既减轻了负担,又相对节省了一部分时间。本研究对于2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进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痉挛初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4%(109/118)和79.6%(94/11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手插矫形板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能力、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早期积极使用自制的手插矫形板对手部痉挛的患者进行持续牵张训练,可减轻肌痉挛,防止挛缩畸形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

[2] 周敬华,梁华忠.脑卒中早期康复对运动功能及肩手综合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0):750-751.

上一篇:痔上动脉、内痔缝扎加外痔切除术在混合痔手术... 下一篇: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