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艺的思考

时间:2022-09-06 07:25:55

关于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艺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预应力空心板凭借其造价低、施工方便、及大批量生产等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此,本文针对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艺,做如下论述。

关键词: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艺;施工结构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近几年的工程施工中,预应力空心板经常被应用到工程城中结构中,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提高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质量,保证其施工工艺已成为整个工程施工中的核心所在。在此,本文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应力空心板梁模板施工技术以及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等三个方面出发,对预应力空心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进行分析。

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一)有效预应力

在整个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谓的有效预应力是指力筋张开后,从锚下控制拉应力中扣除相应阶段的应力后,在钢绞线中实际存在的预应力。能否对有效预应力进行科学控制,将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若有效预应力过大,则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钢绞线出现断裂;其次,施工过程中某些构件因拉力过大出现开裂;最后,使开裂荷载与破坏荷载相近,一旦裂缝,将很快破坏,即可能产生无预兆的脆性破坏,另外还会增大预应力钢绞线的松弛损失。

(二)预应力损失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预应力损失是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一定程度时,其拉应力值在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存在的预应力损失。从工程的施工角度来看,只有在经过损失后预应力钢绞线的应力才会在混凝土中建立起相应的有效预应力,由此可见,要想从根本上确保混凝土中预应力的真实水平,其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和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值。

二.预应力空心板梁模板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空心板梁底模的控制措施

结合当前我国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能够看出,施工人员在选择底模的过程中,常用的底模主要包括:首先,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地坪上固定木方,在木方上铺3cm厚的木板,使其在形成墙包底结构,这一底模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模底平整度较差外,底部还经常出现漏浆现象,不适宜在工程中大规模应用。其次,混凝土地坪以上做20cm高的混凝土地胎膜,顶部3cm厚做成水磨石。该底模平整度好,但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底部亦有漏浆现象。最后,混凝土地坪以上做20cm厚的混凝土,原浆压抹光滑,沿预应力空心板梁长度方向每lm预留一个对拉螺栓孔。

(二)预应力空心板梁外侧模板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材料问题

施工人员在选择预应力空心板梁外侧模板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工程的实际需要,尽量选择大型专用钢模板、优质竹胶合板或者使用钢结构做支架的组合模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与平整性。

2.模板的拼缝

在整个模板拼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外侧模板主要由侧板与翼板组成,施工人员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侧板与翼板做成整体后通过螺栓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增加模版周转次数的同时,还能提高侧板对断面预应力空心板梁的适应度。

3.模板的刚度要求

在保证模板刚度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着工程的实际设计,将钢焊成固定的支架,并对支架的顶部和底部使用对拉螺栓进行固定,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在确保预应力空心板梁几何尺寸准确边线顺直、棱角分明的同时,还能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4.侧模表面光洁度

在整个预应力空心板梁外侧模版制作过程中,模板表面光滑程度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着预应力空心板梁的外在观感质量。在具体施工中,若施工人员使用竹胶合板为外侧模,需要选择与之相配的塑胶处理板面;若选用钢模板,则需要清除掉模板表面的氧化膜,并用砂轮手工对其表面磨光,确保没有板面划痕后,用棉布团对整个板面进行抛光处理,在确保其露出金属光泽后,涂油进行保养,避免生锈。经过以上处理的钢模板,浇出的预应力空心板梁外表有光泽感,十分美观。

(三)预应力空心板梁芯模施工技术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过程中的几何尺寸,其核心在于确保芯模的刚度达到相关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芯模容易出现上浮现象,因而施工人员在选择芯模时,尽量以自重大一些的芯模为主。且在预应力空心板梁顶板混凝土施工后,确保梁的两端可以通畅;芯模的底板及顶板都应做成活络板,以此来提高地板混凝土的浇筑密实度。

三.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整体浇筑工艺

在提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整体浇筑工艺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施工方法可供选择:首先,施工人员在在浇筑过底板和侧板后进行绑顶板钢筋。其次,在浇筑过底板混凝土之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并且在地板初次凝固钱浇筑侧板和顶板混凝土。最后,绑扎底板、侧板钢筋一吊放芯模一支立侧模一绑扎顶板钢筋一混凝土浇筑。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能够得出,在提高预应力空心板梁质量的过程中,第三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节省工效、提高施工质量。

(二)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密实性的保证措施

在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作为薄壁体,整个板梁的高钢筋波纹管分布较密集,施工人员在进行下料与振捣时存在较大的困难,若单纯依靠两侧与底板下料,则很难让料流动到中间部位,因而在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首先,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在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将芯模的底板与顶板设计成活络板,在浇筑后,将芯模的底板打开,振捣密实后盖上底板与顶板进行固定,然后进行侧板与顶板的浇筑。其次,复合振捣工艺。在提高侧板混凝土密实度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将每层的下料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且在下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先用钢插扦将搅拌好的熟料送到底层,然后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对钢筋空隙进行振捣,避免蜂窝空洞现象的出现。最后,顶板振捣工艺。在对顶板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可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与平板振捣器相结合的方法,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进行磨平、拉毛处理。

(三)消除预应力空心板梁底部斑痕的措施

在预应力空心板应用的过程中,在其梁底50cm之内经常出现斑痕,在其产的原因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浇筑时间的影响,导致冷缝的形成。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底板与侧模的推进速度与采用缓凝的办法进行解决。第二,在底板与侧板的结合处出现了漏浆现象,漏浆多出现在外侧,但芯模底模板如果压浆效果不好也会产生外表斑痕。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在底模侧方向预留一定的槽口,并在槽内安置相应的橡胶管阻止漏浆,以此来解决漏浆现象的出现。

总结:

综上所述,预应力空心板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需要施工人员结合着工程的实际状况,采取与之相符的施工措施,避免安全隐患的遗留。

参考文献:

[1]薄金梅.大路径预应力空心板质量控制[J].河北水利,2008,(5).

[2]范新顺,裴松伟.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裂缝分析[J].民营科技,2008,(08).

[3]张宋义.顸应力空心板重力式台座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7,(11).

[4]曾荣焕.分析预应力空心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施工技术,2009,(11)

[5]汤伟军.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艺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5)

上一篇:商品混凝土施工早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 下一篇: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