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体育社会学者易剑东:大学体育的茫然与出路

时间:2022-09-06 07:07:52

专访体育社会学者易剑东:大学体育的茫然与出路

第二十六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8月23日在深圳落幕。谈起大运会,就不得不提到大学体育。在我国,有些高校的运动队参加职业联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大学体育在体育领域内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大学是不是可以成为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一个基地?优秀运动员进入大学学习对他们自己、对学校、对其他学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江西财经大学教授、体育社会学者易剑东。

中国体育:你曾经在博客中写过一篇名叫《深圳大学为何不能为自己的球队提供参赛费?》的文章,在文章中,你对我国高校中的运动队参加职业联赛这种现象进行了一些分析。你觉得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易剑东: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含职业体育)有机互动和有效耦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社会、学校、企业支持职业体育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利益相关者群体。

中国体育:这种现象,对于参与其中的高校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或是一种负担?

易剑东: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与职业联赛,对于学生运动员们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机会,接触最高端赛事的机会,藉此还可锤炼自身的意志和能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往往在这种情境中获得)。当然,缺钱乃至遭遇不公,也是对这些运动员的一种特殊考验,能使他们直观地获得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认知。

中国体育:你觉得“眼镜侠”胡凯这样的运动员出现,和这种现象有必然联系吗?胡凯的出现是个案还是大学体育的必然结果?

易剑东:胡凯眼下绝对只能算个案,而且不能算十分成功的个案,毕竟他的成绩只能说昙花一现或偶露峥嵘,个人没能持续,其成功效应也没有辐射。胡凯的出现与三种现象有关:一是国家队并没有形成接收系统外优异分子的理念和机制,二是高校还没有产生孕育与培养优秀运动(队)员的机制,三是社会和企业并没有形成资助和支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的利益互惠机制。

中国体育:你觉得参加职业联赛的学校运动队,在比赛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高校运动队在这种比赛中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比如说,你觉得北理工还能走多远?很多人说北理工是体教结合的典范,你认为呢?

易剑东:参加职业联赛的学校运动队当然是另类,或许本就不该参加,而应该致力于在更高水平的高校联赛中锻炼。在缺钱和缺乏社会、企业支持机制的背景下,高校运动队只有劣势,没有优势。况且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管制过严,使得学生的学训矛盾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势必造成学生运动员多头兼顾,难以致力于训练。我认为,北理工很难走得太远,只能勉强“年年保级”,稍微不注意,就会被踢出局。体教结合需要很多条件的保障,包括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机构的接纳,包括社会和企业的利益互惠的支持体系,还包括学校在战略层面上对高水平运动(队)员的重视和其他保障机制,这些条件缺乏一个,就无法实现所谓的真正的体育教结合。所以,目前中国其实并没有真正成功且有持续效应的体教结合。

中国体育:你觉得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多久?

易剑东:起码还有3-5年的时间才能有改变的趋势。只要举国体育体制下对国家队成绩的要求不放松、运动员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不改变,我们就无法实现高校运动员进入国家队的通道。与此同时,高校只要没有像美国那样把高水平运动(队)员作为学校品牌、学生权益、学校活力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就不可能真正去投入和大力支持运动队。社会和企业也一样,如果不能按照利益互惠、价值分享的理念支持和赞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就无法帮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现真正的成功。

中国体育:目前大学生足球、篮球、橄榄球联赛举办得也挺热闹,但水平却并不高。你认为,大学联赛在大学生体育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

易剑东:大学生联赛应该成为大学体育最高级和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因为竞技体育天然地属于青年,大学是优秀青年聚集的场所,大学生是与竞技体育最贴近的群体。大学生联赛起着彰显高校特色、弘扬体育文化、倡导友好交流的基本功能。目前制约我国高校联赛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学制过长,每学期在学时间超过18周甚至20周,而欧美高校往往是13-16周;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参与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少;学校体育课失去了强制力,往往以学生兴趣为原则,使得学生体质下降;学校对于体育的定位过低,往往不能从学校品牌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学生体育赛事。

中国体育:目前我国高校是否形成了大学生运动员的良好培养方式?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模式,出现在哪个学校?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

易剑东:只有少数高校偶尔培养出个别优秀运动员,但真正达到世界一流的几乎没有。清华大学培养出优秀跳水运动员,但受到阻击。其他所谓的优秀运动员多数是在专业队基础上进入高校的,不能算严格意义上高校培养的优秀运动员

中国体育:高校能否成为中国体育人才的一个培养基地。

易剑东:举国体制下国家队的整个组织机制不改变,高校联赛的运作方式与社会、企业支持机制不改变,高校很难成为培养基地。如果高校普遍实行体育项目俱乐部制,或许是个好思路。

中国体育: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星运动员进入大学深造,以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为最,对这种现象怎么看看?大学教育是该成为运动员的出路还是退路?

易剑东:大学教育不应该是运动员的出路,更不是退路,而应该是进路或理路。

所谓进路是指,运动员无论今后做什么,必须把大学学习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即便在役期间也可成为大学生,退役成就以后也可通过读大学提升自己(李宁是成功个案);所谓理路是指,各级运动队的管理部门应该明确:大学教育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实现顺利转型、完成人格塑造和实现人生辉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支持他们在各个阶段接受大学教育。

中国体育:这些体育明星进入校园,对于大学体育的开展是否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易剑东:明显运动员进入校园,当然可以带动大学体育的开展。关键是不能停留在明星效应的低浅层次,而应该发挥他们参与校内外竞赛、个人演讲展示、提升文化水平等方面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一个明星进入校园如果不会学习或不努力学习,那点明显效应会很快丧失,甚至成为负面典型。

中国体育:对于这些运动员,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易剑东:运动员也是普通人,要帮助他们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他们身上特有的运动员精神。

中国体育:最后是一个“私人化”的问题。你是从非体育院校毕业的,为什么会选择体育?

易剑东:我酷爱体育,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体育更加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义无返顾地选择体育。体育要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最大效用,工夫在体育界和体育系统外。要让社会上普遍认可和接受体育的美好,必须进入体育界以外广阔的现实世界。

上一篇:追寻的,不仅是中国篮球新感觉 下一篇:少年强,才能足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