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9-06 04:33:13

关于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公路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桥涵构造物投入建设中。然而,在快速修建过程中,由于无法保证一些工程因素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桥梁的载重能力,不符合逐步增长的客车运输量对公路安全、可重载行驶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就桥涵的设计展开分析,其次探讨了小桥涵施工管理及病害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管理;病害对策

现阶段,小桥涵的质量要求也随着公路行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在此种情况下,工程人员就需要高度重视小桥涵构造物的各项质量问题。而作为公路主干线一项重要部分,桥涵如果在工程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就极有可能在今后的建成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损坏,不仅会对公路的正常通行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桥涵构造物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桥涵的设计分析

经实验得知,为使桥涵具备美观、适用、安全等优势,就需要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尽可能减少,促进桥涵设计质量的提高。

1.1准确确定桥涵的位置

由于桥涵的位置与公路后期施工存在紧密联系,因而需进行准确确定。然而实际上,经常存在工程设计师简单考察现场便确定位置的情况,这一做法导致的后果便是使得后期施工的位置发生变更,有的还会涉及到跨径、斜交角度或结构式变化等内容,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由此可知,对桥涵的位置进行准确确定尤为重要[1]。

1.2桥涵基础以及地基承载力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桥涵基础以及地基承载力时,一旦出现不当的情况,就会改变桥涵的结构型式及其位置,不但延长工期、增加投入资金,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因此,桥涵施工成功与否与基础设计存在紧密联系。因此,桥涵设计部门首要任务便是形成优良的设计理念,在加大投入与外业调查力度的同时,配备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对不良地段的地基承载情况予以高度重视,并仔细勘测桥涵。

1.3桥涵的工期安排

对于等级偏低的公路,其施工方法便是将路基先填好,随后再开挖路基,修建桥涵。但此种方法不适用于高级公路,不但工程量大,也会严重影响到桥涵的施工工期。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多考虑小桥涵的结构形式,将工期尽量缩减。

1.4桥涵台背的处理方法

桥涵的密度在高级公路大量建设的影响下,也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由于未能很好处理桥涵的台背,导致行走就会摇晃的现象。因此,设计单位应对桥涵台背进行特殊处理,针对填筑的材料、范围,以及台背的排水、分层、压实度等,制定出详尽的标准与要求,并在公路造价中纳入这些费用。

2 小桥涵的施工管理对策

2.1桥面与铺装层的施工管理对策

材料质量在桥面施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施工人员应严格把好材料关。具体来说,应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骨架的就位与安装,以及箱梁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强度满足设计需求,而为了将这一环节的施工操作做好,就需要严格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最后,在开展铺装层的施工操作时,应当对水灰比及含砂率进行严格控制,充分保证防水铺装层的质量。

2.2桥梁墩台的施工管理对策

桥梁墩台的几何尺寸与断面的厚度均比较大,然而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我们通常不会采取厚层的浇筑方式,这是以内容桥段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而产生加大的温度应力。因此,在开展桥梁墩台施工操作时,应以工程条件为依据,采取置沉降缝、薄层浇注以及保持基底平整等灵活、经济的预防开裂措施,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有害裂缝产生的目的[2]。

2.3桥梁伸缩缝的施工管理对策

伸缩装置作为桥梁伸缩缝施工的关键所在,为达到理想状态,就需要满足在常温下可保证延伸性能不变;上部结构位移及锚固耐久且牢靠,不惧怕磨损与腐蚀等;安装操作简便等要求。

2.4跟踪并监测桥涵的施工

桥涵工程一项重要的监管手段便是检测工作。长期以来,一些桥涵工程通常是采取一般设计施工,一边变更的建设程序,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这也导致工程结束但完整的设计及施工组织还未结束的局面。此外,许多施工单位通常对经济指标过于重视,未能充分考虑到质量标准,当出现工程质量事故时,有的甚至找出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而不是对教训进行总结,这样也造成了桥梁工程造价高,但工程质量不断降低这一问题的出现。而为了将这一状况进行扭转,就需要加大施工中的质控力度,做好材料进场的质量检测工作。在施工前,开展标准化试验;施工过程中,派专门人员进行追踪检测,做好各个工序质量的交接,确保有效控制整个施工过程。

3 解决小桥涵病害的有效对策

尽管通过严格把好设计关,按照标准要求来开展施工操作,可促进小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的提高。但是,为将病害从根本上进行消除,就需要对新型材料与工艺进行合理使用。

3.1桥面防水层材料的应用

①聚氨酯及聚丙烯等薄膜防水层喷淋工艺目前已在研制成功,由于其防护性能十分优秀,因而可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②氯磺化聚乙稀密封膏。桥涵构建的工作缝以及桥面车道的伸缩缝,通常需要将沥青麻絮填塞其中,但是,由于沥青具有的冷脆热淌特性,难以达到充满结构缝而不漏水的状态,而此种密封膏则可对普通沥青的缺点进行有效弥补。③膨胀的防水混凝土。使用此种混凝土,可促进裂缝的自行愈合,且持续膨胀的时间长,对混凝土具有冷缩与干缩的联合补偿作用。④其他防水层材料还包括沥青玻璃布、砖橡胶防水涂料、再生胶油毡、CB 聚合物石英粉等。

3.2桥面铺装层的新型材料与技术

由于传统的桥梁容易开裂且不具备高水平的抗剪能力,因而对桥梁的正确运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桥面铺装层采用了普通水泥及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在人们深化认识对沥青、水泥等材料的影响下,具有更好的温度敏感性及优越性能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以及各种改性的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已广泛应用在了桥面铺装中[3]。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桥涵构造物不仅数量多,并且与桥涵施工时间不同,因而难以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此种情况下,工程建设单位只有精心设计,加强施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才能实现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超山.浅谈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2,10(08):83-84.

[2]闫君.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2,8(02):76-77.

[3].关于桥涵构造物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9(24):58.

作者简介:赵志辉,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1983年出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桥涵结构物施工。

上一篇:路桥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简要分析公路工程测量中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