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秋天的菠菜”谈曲解

时间:2022-09-06 04:19:33

由“秋天的菠菜”谈曲解

同学们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赵本山和宋丹丹演出的小品。在这个小品中,主持人崔永元问他们年轻时是谁追的谁,赵本山说年轻时宋丹丹老是向他暗送秋波,崔永元追问什么是秋波?宋丹丹解释说,所谓的“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同学们看了把“秋波”解释成“秋天的菠菜”之后,都忍不住地开怀大笑。

其实,宋丹丹在这里巧用了一种“曲解”的修辞手法,她把“秋波”曲解成 “秋天的菠菜”,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寓庄于谐的艺术效果。那么什么是曲解呢?

所谓的曲解,就是有意或无意地对语义作歪曲解释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在语言交际中往往产生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

曲解可以分为“误释”和“巧释”两种。误释曲解,它是由于文化水平低或者自以为是等原因,胡乱地给有些词义进行歪曲的解释。如下面一则故事:

父亲见儿子从学校拿回成绩单,关心地问:“考得怎么样,快念给我听听。”儿子看了父亲一眼,胆怯地打开成绩单念道:“语文52,数学48,共计100分。”“嗯,你‘共计’这门考得不错。”儿子听了,忍不住“扑哧”笑了。“看,一表扬你就骄傲了,”父亲扳起脸来说,“要继续努力。”

巧释曲解是指有意设计一个新的含义巧妙地解释某一语句,某一动作。上文中的宋丹丹用的就是巧释曲解,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她把“秋波”曲解成 “秋天的菠菜”,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再如:

在一次演讲比赛时,一位演讲者刚刚走上讲台时就被电线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这一意外情况引起了台下听众的哄堂大笑。但这位演讲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慌,而是从容地说:“谢谢大家!刚才我是为大家的热情所倾倒的。”话音落地,听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里的“曲解”变被动为主动,赢得了听众,同时又表现了自己的机智,给接下来的演讲开了一个好头。

一次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演说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底下响起了一个反对者的喊声:“狗屎!垃圾!”很明显,他是在讥讽威尔森的演说。对此,威尔森微微一笑,平静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这一机警的“曲解”使讥讽者哑口无言,竞选演说仍顺利进行。

冰心老人曾呼吁写短文章,她对记者说“散文要提倡短,提倡精炼。我就要护短。”“护短”,本指“为自己(或与看书有关的人)的缺点或过失辩护”,这里曲解为“关心爱护短小的文章”,寓庄于谐地表明了自己的鲜明的态度,既幽默风趣,又让人乐于接受。

在一些小说中也有巧释曲解的生动例子,如:

①“在北大荒一走就是十八里呢,你走过吗?”我想起通往咱们北大荒新开荒地边的那条尘土飞扬的土道。

“当然走过!那是‘水泥马路’。一下雨,连泥带水,能把你的长筒雨靴都粘下来!”(肖复兴《达紫香》)

②在初步确定的大瑶山隧道位置上方,他们打了48个深钻孔,其中在2平方公里的关键地段,为了避免“一孔之见”,他们集中打了7个深钻孔 …… (李建军《深山里的国魂》)

例① 故意从字面上把“水泥”曲解为“水”和“泥”,别有风趣。例②中的成语“一孔之见”本比喻狭隘的主观见解,这里却将“一孔”曲解为一个钻孔。使语言表达显得幽默诙谐,回味无穷。

上一篇:梦里花落知多少 下一篇:巧拟题记 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