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6 04:16:48

宁波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现代社会,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是21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宁波依托国际深水良港北仑港和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成,成为浙江省主要综合物流中心。本文主要分析了宁波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宁波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物流业 港口 问题 对策

在现代社会,物流和金融一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支持作用,物流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物流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停留在粗放经营的局面,物流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物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 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被称为“东海之滨上的一颗明珠”的宁波,经济发达,物流资源也很丰富,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具有发展物流业的良好区位优势及产业依托。但宁波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宁波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宁波物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物流体系

宁波物流业大多都刚刚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向市场化的道路迈进。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宁波物流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由于长期的区域、条块分割造成物流营运组织化程度质量较低。宁波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物流体系。宁波大、中型物流企业不同程度呈现着“小、少、弱、散”的局面。据有关资料显示:“九五”时期,宁波从事物流的企业有近百家,流通额约占整个宁波商贸经济的6%~7%;但从宁波物流业总体分析,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表现在:一是宁波物流业设备虽多,但运行质量不高。二是物流新技术,新设备使用较少,投入也较少,许多陈旧仓库至今仍在使用。三是各行业、部门独立发展,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力。四是物流种类技术标准不规范、不统一,效率不高。五是物流服务速度慢,成本高。六是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人员素质比较低。七是宁波尚未形成社会化物流网络体系。

2.宁波港要成为国际大港还有较大差距

宁波港要成为国际性大港,还有较大差距。按照目前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除了必须有一定的深水港口、较好的运输、优质的服务等条件外,还必须满足港口吞吐量超过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300万TEU的基本条件。集装箱运输量代表着港口发展的规模,是衡量和反映城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指标。宁波港在长江三角洲的集装箱市场份额仅占11%左右。2001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已达170万TEU,但利用能力仍只有71.7%;而同年上海港集装箱泊位能力年利用率已远超140%,处于超饱和状态,相比差距实在太大。宁波与上海相比,最大的劣势在于缺少广阔的腹地,没有充足的箱源。宁波深水港如何更好地为上海和苏南地区服务,为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做贡献,如何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逐步扩大国际集装箱的中转规模,减轻上海港集装箱吞吐的压力,使部分远洋集装箱分流走宁波港是宁波当前及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宁波物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国内物流业的兴起,宁波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环境。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内物流市场国际化,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物流市场。近几年,世界前十强物流公司纷纷进入我国,成立中外合资物流企业,抢占中国物流市场。二是国内物流企业加快整合步伐,传统的国有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都加大了自身改革力度,在物流市场激烈竞争下,实行了资产重组和流程改造,加速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大型新型物流业日益发展,如中远集团通过对现有物流业务整合,重组成立了一家资产规模达47亿元的中国远洋物流公司,遍布国内外的物流站点,为全球企业提供低成本物流服务。面临的竞争环境迫切要求宁波物流业必须尽快寻找自身的国际化发展。

4.宁波物流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

宁波物流业基础设施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宁波在物流业的综合管理方面比较欠缺。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质量,为物流的畅通无阻打下基石。正确对待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动力和压力,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无疑为宁波融如长三角,打入上海开辟了海上通道。加强交通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交通法规意识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

二、宁波市物流业发展对策

1.更好地利用港口优势,提高港口运作效率

加快港口的开发开发步伐,在搞好现有集装箱码头建设的基础上,适时推进穿山半岛、大榭岛、梅山岛和象山港深水岸线的开发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增强港口的揽货体系,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要以国内经营管理最先进的港口作为参照系,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效率。大力开展多式联运,港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有赖于以港口为中心的多式联运业的发展。这是实现港口国际物流业从传统的“港到港”向“门对门”服务的关键。要积极发展公路运输,建立安全、舒适、快捷、有序的客运系统,加快建设公路主枢纽场站,形成与宁波综合集疏运网络相适应、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公路主枢纽系统,争取成为华东地区的集散中心。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内河水运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建设,在全面开通杭甬运河的基础上,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内河港口群。

2.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宁波物流业多年来依托国内外发展,到目前已拥有近百家大、中型物流企业。形成了数万家集商贸、物流的客户群体和相当的网络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一是宁波物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和网络条件,通过与势力雄厚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引进资金、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化市场占有率。二是以全球经济为着眼点,建立全球战略,快速跻身国际物流市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抓住机遇、规模风险。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对物流业的优惠政策,协调好商检、外管、海关、货贷、运输、空港、海港、银行等部门,建立统一的电子通关手续。完善海关监管,简化查验手续,提高货物营运效率,增加货物流通规模,尽快与国际化网络对接。

3.协调各政府部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和管理体系

政府各级、各部门都要为共同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要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执照、统一纳税、城市配送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的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体系。

4.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一是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培育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聚集宁波物流人才的用人环境。二是运用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研讨会、辩论会等形式,对全市进行物流管理,经营人员进行全系统的培训,使之尽快掌握其基本运行规则和操作程序。三是招聘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从而提高我市广大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四是有条件、有针对性地提拔选送一批有知识、爱岗敬业的物流人员到浙大、宁大等高等院校培训,可以组织物流企业高层次人员到国外参观学习,提高物流管理层次的综合素质。五是引导全市积极开展推进宁波现代物流发展的调研活动,发动关心、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有识之士献计献策,多层次、全方位做好迎接物流国际化竞争的准备,以实际行动推进宁波物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总结

总之,要提高宁波物流业的竞争能力,首先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发挥宁波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机遇,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政府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共同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还有,在教育方面,要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对物流的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4年12月第一版

[2]宁波市计划委员会:21世纪宁波市发展展望―― 宁波市十五重大课题研究[R].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肖亮:有关物流基地发展中几个问题[J].通创物流管理,2003

上一篇:浅谈两种配送路线求解方法的比较 下一篇: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及发展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