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馒头 第2期

时间:2022-09-06 03:57:23

上海人用馒头指代包子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练就了“望文转读”的绝活,比如许多上海人能够看着菜单或水牌上的“小笼包”三个字,而嘴里自然而然地发出“小笼馒头”四个音来,其实“肉包”、“菜包”等,一律如此。

上海人对于面食的感情和西北完全不同,在西北,面食是赖以生存的粮食,而在上海稻米坐了头把交椅,面食则成了一种点心。上海人并不是不喜欢面食,甚至可谓挺喜欢面食的,无奈没有北方血缘的上海家庭,在家中怎么也整不出像样的面食来,最多也就只能烧碗面而已。

这样一样,小笼馒头成了上海人对于面食“解馋”的一种恩物了。说了半天,上海的小笼馒头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小蒸馒头当然是用小蒸笼蒸的,小一点的蒸笼放四五个,稍大一点的可以放十个,不管多大的蒸笼,一客(份)就是一笼,所以很奇怪,上海一客小笼究竟有多少个,是没有定数的。小笼馒头的面是未经发酵的,用面粉和水后直接揉出来,擀成极薄的面皮,再包入事先拌好的肉馅,用手捏出一排漂亮的小褶子,顶上还留有一个小孔,非常的漂亮。

小笼馒头的肉馅,是用纯肉剁成,不用葱姜和其它任何香辛料,只有盐、糖和料酒三样,所以口味很淡,保持肉的原汁原味。肉馅里还有一样东西,叫做肉皮冻,是用猪皮烧制后冷却而成。肉馅里拌了肉皮冻,蒸后肉皮冻化开,就成了小笼馒头的汤汁了。

然而,在肉馅中拌入肉皮冻实在是件“似易实难”的事,过去没有冰箱,光是要制成合格的肉皮冻就是个挑战,做得稠一点容易冻起来,然而成本却太高,煮肉皮时多放点水吧,就是一大锅汤,冻不起来。制成了肉皮冻后,拌肉馅,放少了没有汤汁,放多了肉馅变得湿淋淋的,不容易包起来,而且汤汁太多,吃多了则会发腻。

汤汁是小笼馒头的精髓,偷懒的上海人在此又省略了一个字,成了“汤”,所以北方人要是看到上海人只吃小笼馒头,还一直在念叨着“汤”时,指的就是小笼馒头里的汤汁。

一家好的小笼店,不仅仅是做出小笼,一蒸就完了。好的店家,追求的是“让每个小笼都有汤,并且这些汤都能送进顾客的嘴里”。

小笼一定要用竹蒸笼隔水蒸,竹蒸笼透气性好,不会把小笼蒸得太湿,却又能充分布散热量,如果是用新的竹蒸笼,还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呢。好的店家,每次蒸过小笼后,都要仔细地洗净蒸笼特别是笼垫,不仅是为了卫生,更主要地还是为了防止小笼粘在蒸笼边上或笼垫上,小笼的皮极薄,一扯易破,所以一定要洗净蒸笼,你若是见到有的店只有那么几个蒸笼,反反复复地蒸也不见他洗笼垫,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吃了,你便是有天大的本事,还是难保不会弄破那么一两只的。没有吃到小笼的“汤”倒是小事,把心情弄坏了可不划算。如今有的店家投机取巧,在小笼馒头下垫上一片胡萝卜,主意是不错,但总有些怪怪的。

说到吃小笼的本事,又有许多可以说说的了。吃小笼要蘸放了姜丝的米醋,镇江醋太咸颜色又深,米醋正好,吃小笼蘸醋可以去腻。吃小笼,要有些筷子功,轻轻地夹在小笼的顶部,轻轻地提起,夹得太轻提不起,提得太快又易破,所以非要有耐心之人,才能享受到此美味。挟起小笼后,有许多人没有本事移动到醋碟里,很多人挟后,快速移向自己,小笼半途滑落,掉在醋碟里,溅得一身是醋,这种吃法,仿佛是将小笼“扔”进醋碟里。

聪明的人往往用调羹“接一接”,再送到醋碟里蘸一蘸,依然放回到调羹里,轻轻咬破小笼的一边,慢慢吸食小笼的汤汁,然后再把调羹轻轻放入醋碟,让醋流进刚才咬破的小洞,随后用筷子挟起,咬下半只来。这时一定要用筷子挟,若是直接用调羹送进嘴里,那就是“就醋送馒头”,实不足取。老吃客都是用筷子挟起咬下的半只,把调羹里剩下的醋汁倒入剩下的半只小笼,让醋能够分几次充分发挥作用。

老吃客并不只用善用醋而已,他们对于蒸小笼也很讲究,他们绝不容忍的是蒸好了取下,没有卖出去回到灶头再蒸的。哪怕是现蒸,蒸得时间太长、太短都不行,时间太长,小笼的皮就塌了,时间太短,外皮粘牙,都不行,那些老吃客们往往要求吃一笼上一笼,而且吃一笼的时间,正好也是蒸一笼的时间。

卖小笼的大多是饮食店,必须先买“筹子”(如今已改成电脑小票了)再换小笼,有些老吃客,买好筹子不是一下子交给服务员的,而就分几次交给服务员,为的就是要追求一个“新鲜出炉”。

有许多人吃小笼,再配碗鸡鸭血汤或是油豆腐粉丝汤,这些汤也是上海小吃的特色,然而老吃客却没有这样的吃法,他们一般都不要汤,即便要汤也是蛋皮清汤。问他为什么,他说汤会冲淡小笼的美味,小笼也会影响汤的特色,若是要“吃汤”,下回专门来。

上一篇:上海弄堂灶披间 下一篇:山北盐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