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间,慢有慢的道理

时间:2022-09-06 03:29:49

非洲时间,慢有慢的道理

刚刚过去的周末,肯尼亚好友“黑玫瑰”约我一起玩,盛情难却之下我只好说我会晚些到,她给我的回复是,“你现在用的是非洲时间!”

到过非洲的人都知道,来到这片大陆就意味着进入一种时间状态,名为“非洲时间”,也就是凡事都不能急,要慢慢来,有时慢得人火冒三丈,有时慢得人无可奈何!但当你真正探究“非洲时间”的由来之后,你会发现原来非洲人对时间有他们独特的理解。

在古老的非洲社会,日历不是由数字而是由事件构成,比方说两个人约定在日出时见面,那么这个会面就是由日出这个具体事件来标记的,无论太阳是在清晨5点还是7点升起,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阳升起,只要在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就都算是约定的见面时间。

在乌干达的恩科勒游牧民族生活中,时间轴围绕着牛群的作息展开,一天的开启由第一次挤奶标记,大概是早上六点;牛群休息的时候,人们便知是中午12点;随后的取水时间是中午1点;牛群喝完水去牧场吃草,时间来到下午3点;牛群回到牛棚时不用推算,一定是下午6点;再次的挤奶时间是傍晚7点,牛群一天的活动结束,人们的一天也画上句号。

恩科勒人对月份的划分更为有趣,十月被称为“太阳”,因为十月是艳阳高照的时候;十二月被称作“给叔叔找水”,因为十二月是旱季,水资源短缺;五月叫做“耳边听闻粮草声”,因为五月份人们耕种的作物开始丰收;九月则被称作“腊肠树”,那是腊肠树硕果累累的时节。

一次与一个肯尼亚画家会面,他比约定时间晚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好在我早有准备拿了书边看边等。后来,姗姗来迟的他对我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标尺跟我的时间标尺没对上。我问他什么事情耽搁了这么久,他说:“我今天就安排了两件事,一个是给学生上课,一个是见你,我刚给学生上完课。”

也许你听了很气愤,这么不尊重别人的时间!但这就是非洲人的时间观,他们认为眼下从事的事情就是时间的进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是另外一进程,两者并不存在于同一个时间进程中。

非洲人的传统观念里,时间是一个二维概念,一面伸向遥远的过去,一面延展在当下而并不通往未来。这一点从非洲语言的时态中便可见端倪,在Kimamba和Gikuyu语中,表示将来的三种动词时态只能表达到未来六个月最多两年时间内将要发生的事情,超过这个期限的事情都被认为不存在于真实的时间范畴内。

现在,“非洲时间”也正在发生改变,非洲人正在把时钟调快以便赶上日新月异的时展。他们也在把非洲时间的维度伸向未来,好让这片古老的大陆在新的时间进程里演绎出不同的故事。而我,有时却想停留在“非洲时间”里,看云卷云舒,斗转星移,在时光里创造生命,在生命中感知时光流淌过的每一个印记。

(秋水长天摘自《看世界》)

上一篇:Reiff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 下一篇:大车靠谁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