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方法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06 02:32:15

项目教学方法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在全体教师的指导下,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使学生在接近生产实际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的方法。本文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专业技能训练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践,阐述了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 项目教学 专业技能训练 实践能力

目前,用人单位越发重视求职者的素质和实践技能,这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在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中,必须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等诸多能力的培养。同时,传统的惯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为基础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1]。《专业技能训练》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资源与环境教学部借鉴项目教学法成功经验[2]-[5],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中采用该方法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专业技能训练的含义

专业技能训练作为一门实践教学课程。我们认为,其重点是“技能”。具体而言,是指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能力,并如何将这些能力应用在就业、深造等各个方面。当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是“训练”体现的含义。因此,培养方案规定:专业技能训练从第2学期持续到第4学期。就课程内容而言(后有详述),专业技能训练不是专业课,而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预备认知,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6],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教学法的涵义与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一个项目所有任务的全过程,围绕着项目任务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每名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的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是有所不同的[7]。从课题形式来看,以往以单一课程中单一内容出现;项目教学法则将课题以一个项目的方式引入教学。从师生教与学的组织形式来看,不再是一个教师讲一门课的形式,而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组织教学,集中集体智慧;学生也由学习单一知识向运用综合知识转变,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三、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探索

生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教学部经过集体讨论,制定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在第2学期,我们安排了实验室布局管理与安全技术、常用器皿的使用、农业资源学科与环境学科简介等45个学时的内容;在第3学期,我们安排比色分析仪器的认识与使用、Excel软件在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家庭节水装置设计等45个学时的内容;在第4学期,我们安排植物营养失调症状的认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仪的简介、google earth的使用、城市垃圾箱的设计等45个学时的内容。内容安排注意由浅入深,以及知识的系统性与衔接性,同时确定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方法。

教师采用分组进行的方式。首先讲解教学内容、构建项目方案和具体项目任务、准备项目演示样例;再下发学生,包括计划的实施要求、实施地点和作业的格式要求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委员进行分组,各组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分工,完成训练任务。查阅资料包括背景知识、样品的采集方法、样品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测定方法等内容;制订好计划后,交教师审阅;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项目计划经教师审阅后,再实施。具体进行调查工作,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结果评价,完成项目作业和成绩考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及专业知识、技术等问题,组织组内成员讨论。若意见不统一,可向教师咨询。

四、收获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很感兴趣,他们渴望认知与专业相关的扩展知识和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例如,在进行城市垃圾箱、节水装置设计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他们乐于开展这类的创造。每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阅读参考书籍、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及求助教师以得以解决。很多技能不再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可通过探索获得成功。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具体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过程,即既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又是综合应用教学内容的过程。这就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作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如在进行某些走访调查时,一些学生进行得不顺利。后来他们经过思考和同学间的交流查找出问题所在,最终圆满完成了调查工作。这对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职场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有些训练内容需要同学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每个环节之余,都必须关注其他学生的完成情况,与他人共同探讨,相互协作。这样,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开阔了个人的认识视野,又完善了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言,有其可取之处。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具备行业或岗位所需的技能,缩短学生与职场的距离,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项目教学法值得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总结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戴烽,李剑飞.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2003,(51)4:44-46.

[2]黄健东,孙学耕.项目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116-118.

[3]朱建梅.浅谈《环境监测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8(4):42-45.

[4]张军科.项目教学法的特征及其对教师的要求[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1):46-48.

[5]候文顺.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考核评价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6(2):1-7.

[6]孔丽英,梁汉昌.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创新型人才[J].肇庆学院学报,2011,32(5):8-10.

[7]张苏,李爱军,张晓艳.高职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32-133.

上一篇: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 下一篇:多措并举提高中专化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