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釉里三色绘画瓷赏析

时间:2022-09-06 02:07:56

康熙釉里三色绘画瓷赏析

康熙晚期,釉下彩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地饰于同一器物上。这种新出现的装饰技法,俗称为釉里三色。

康熙釉里三色,是以素白坯为地,用竹刀先刻划出主题纹饰轮廓后,再根据需要在纹饰上填绘铜红色料与钻料着色的釉里红、青花;豆青为铁料呈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体刻划与釉彩着色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器物表面纹饰均凸凹起伏。加之三种色彩相互映衬,富于立体感,使得釉下彩绘制瓷工艺又前进了一步,更加绚丽丰富,更具观赏性:康熙釉里三色,是豆青与青花、釉里红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复杂,烧造难度大。成品多为豪门用器,足底多有铭文款识。釉下这三种色调都能够发色鲜艳色正的器物很难烧成,因此康熙釉里三色堪称康熙瓷器品种中珍稀品种,历来被喜好古瓷赏藏的人士所钟爱和追宠。偶遇伤残器件也都因其物稀而价昂。

笔者酷爱古代瓷器集藏多年,今自荐家藏的3件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纹器物残件与藏友们共同研讨欣赏。

一、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花盆(图1),通高15.5厘米,口径24.5厘米,足径ll厘米。撇口,折沿,底足里外向中切削呈二层台。

二、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长颈瓶(图2),通高2l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7厘米。直长颈,颈口残缺,丰肩,圈足,底部青花双线圈内绘秋叶图记:

三、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花觚(图3),通高44.5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15.5厘米。大敞口,直筒身,粗长颈,小鼓腹,粗胫。二层台式外敞大圈足,底部青花双线圈。

上述3件康熙釉里三色器物,周身均满绘山水景物图纹。景物图中展现出重山叠嶂、飞瀑流泉、屋宇林木、江水舟帆、小桥人物、亭榭楼阁等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恰如一幅幅幽静美丽、意境悠远、韵味十足的中国山水画卷。

纵观以上3件釉里三色器物,胎质均洁白缜密坚硬,瓷化程度好,手感沉重。釉面柔白清爽透亮。整体画面均构图精巧,布局合理,气势恢宏。这3件器物绘画技艺娴熟,笔触工整细腻。作者采用了中国画“分水”皴染技法,画出了山的层次,景的远近。所绘图纹线条纤细,流畅洒脱,具有大家风韵。特别是这3件器物周身红、蓝、豆青三色,浓淡深浅,交相映衬,纹饰凹凸起伏。使器物整体画面更显丰富绚丽,极富于立体效果,构成了康熙釉里三色器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特点:

这类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纹器物,均为康熙晚期“官搭民烧”、“官民竞市”风潮下的民窑上等精品之作。它们雄健挺拔,质朴大气,其胎釉之精良、绘画之精湛、色泽之纯正,充分体现出康熙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和装饰艺术。这3件器物历经三百余年的沧桑,能够传承至今可谓幸事。虽然器身伤残,但不失其真、不失其美。这3件釉里三色器物,是我多年来藏瓷之珍品。每次我将其送去参展,都会赢得同好们的赞扬,都会为藏品展增光添彩。

(责编:耕生)

上一篇:秘色越瓷探讨三则 下一篇:云南玉溪窑探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