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06 02:04:59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已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得到初步应用,但是在众多的研究中,对于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及其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适应性研究较多,而针对课程构建项目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以建构项目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深入研究如何构建有效项目,使得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实现对于基础会计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基础会计;应用;济宁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80-02

一、《基础会计》课程定位以及教改方向研究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其所涵盖的知识量较大,内容也较为抽象,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其进一步学习各种经济、金融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该课程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次。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目标。

二、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把授课内容设计为若干教学项目,以任务为驱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职业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学习掌握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这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目标相吻合,且能把两大目标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理论上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是可行的。

在应用方面,关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国内外很多学者及相关部门、院校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最初16世纪末意大利罗马的艺术建筑学校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建筑设计比赛,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英国和荷兰的“劳动学校”进行了将项目教学从职业技术教育引入基础教育,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国外已经形成了公认的项目教学设计和课程理论。国内傅小芳、徐国庆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对项目教学的基本观点。在国外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推动下,在国内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相契合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己经开始了由点到面的发展。本课题试图借鉴职校教师的项目教学经验,并结合项目教学的实际问题,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对我院的《基础会计》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流程。项目教学法大致经过三个过程: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项目设计是教师选择和确立项目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顺向的,即教师先按照教学大纲把整个教材分为不同的项目,然后在不同的项目下确立子项目的内容,最后每个子项目下分不同的任务。项目实施阶段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或指导,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是逆向的,即任务驱动项目。

2.基础会计教学项目设计。《基础会计》的教材种类虽繁多,但所涵盖的内容都差不多。考虑到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基础会计》时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本文把《基础会计》所涉及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包括在内,并从职业角度,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难易程度,以72学时为例,将基础会计分为7个大项目,这七个项目下设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下设不同的任务。项目最终是由任务驱动的,因此项目设计的关键在于制定各个子项目的任务书。每一个任务相当于一个小知识点,这些小知识点串起来就是每一个子项目,每一节串起来就构成了每一个大项目。这样就把整个的设计重点转移到如何构建任务书上了,而设计任务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项目实施。2014年3~7月,在济宁学院经济管理系与文化传播系学生中选出20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两个平行班。其中经济管理系学生共有100人,文化传播系学生共有89人,经管班为实验班,文传班为对照班。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项目教学法,均由本人担任任课教师。每班每周4个学时,共72学时。实验班分为10组,每组10名学生,然后以组为单位,每一组构建一个公司,模拟公司的业务,并允许组间可以发生采购等业务往来。这样有关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任务都在组内模拟的公司进行,且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再是空洞的,而是生动的、活泼的了。有了这个主线,剩下的任务都与主线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和项目的同时收获了知识和技能。

4.项目评价与考核。知行合一,项目是行,知是考核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项目的行,是否能达到知的目的,是检验项目的唯一标准。

2014年7月期末考核时,采用让学生用会计语言分析相同的经济业务的方式,对这两个班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班不论是分析思路还是表达形式都优于对照班。另外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采取内部考核的方式对项目进行评价,内部考核又可分为组内成员互评、组长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这几方面。在进行内部评价时发现,项目教学法带给学生更多的沟通合作机会,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四、结语

项目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思路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的高度决定了项目教学法的深度。如果把项目看成是一串珍珠项链的话,那么任务就是一粒粒珍珠,教师就是串珍珠的工匠。珍珠项链的好坏在于珍珠以及工匠技术的优劣,而项目成败在于任务设计的是否巧妙得当以及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

参考文献:

[1]叶祥北.项目驱动法在《基础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教育,2013,(20).

[2]崔倩.高职会计专业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任魏娟.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德]鲁道夫・普法伊菲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6]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7]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小学汉字游戏教学 下一篇: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的教学探讨